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市场正文

朱旭峰:践行“六次产业”理论致力构建环保产业创新体系

2016-01-13 17:07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范倩娜关键词:环保产业中宜环科朱旭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六次产业理论,诠释环保产业发展新格局1环保产业迎来难得的有利机遇

放在六次产业划分理论的大框架下,环保作为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特殊产业,不但涉及一、二、三产,而且还需要第四、第五产业的无缝对接,未来更是产业链附加值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产业。从当前来看,大势环境对环保还是“风景这边独好”,涉及四大因素:

首先是认识、态度的变化。整个国家和社会对环保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事不关己”转变到“人人关注”,从过去几十年的工程验收达标、减排核算为主转变为是否真正对环境质量的提升贡献了价值。这种态度的变化,促进了产业健康形态的回归,让我们重新将核心竞争力建设转移到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上来。这也是四十年前,宜兴企业家们赖以崛起的原因。尤其是正在召开的五中全会上透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是“十三五”重头戏。

其次,产业分布的变化。全国环保产业在分布态势上出现新动向,尤其是一些环保工程乃至部分研发中心正逐渐从大城市转移出来,从以前靠近政策资源,转而更靠近市场与客户。而宜兴地区将成为承接此次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

第三,发展导向的变化。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是一个牵动未来的大事,鼓励所有人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为社会贡献价值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应地,环保产业也到了第三轮创业高峰,双重力量的叠加,为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

第四,“互联网+”的机遇。当互联网与环保产业进行叠加、碰撞时,擦出来的火花,将是“金光四射”。正是张部长提到的“第四产业”,也是未来最具爆发力的,是环保产业附加值高、垂直化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业态。未来五年就是环保产业“掘金时代”,能掘到金子的,就是善用资本、精通技术、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就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创业团队。

2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环保产业正处在新旧常态的分水岭。三大标志:环保法出台、党政同责、生态审计。当前环保事业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既有产业共性的,也有宜兴独有的。交织在以下三方面:

从第四产业的角度看,宜兴的环保产业底蕴深厚,辐射全国,但具有全国或行业品牌的企业却凤毛麟角,这是由环保产业前期的产业特点所决定的。前一阶段,品牌会被具有资本、政策优势的企业获得,而宜兴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下游、同质竞争严重,无法形成标准化的技术和服务体系,也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累积的优势。

从第五产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正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刚才凯军老师也谈到互联网对环保产业改变的案例,我想,这个趋势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早或晚的问题,还有品牌企业、名牌产业的塑造和培育的问题等。对于宜兴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企业家的理念转型、发展思路的转轨都是一次考验,如何塑造品牌,改进服务,提升价值,增强竞争力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环保“集成多要素、涵盖各行业的跨界”属性,决定了产业要学会有机的“加减乘除”。叠加新技术、新资源,减去潜规则,除去老观念,乘上新机遇,抢占新市场,实现整体的转型升级,涌现一批具有第四、第五产业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焕发出“宜兴环保产业的第二春”,成为环保产业转型的试验田,成为中国环保之都的中坚力量。

3环保产业正引发一场业态变革

原标题:朱旭峰:践行“六次产业”理论致力构建环保产业创新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中宜环科查看更多>朱旭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