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评论正文

环保细分市场大幕开启 如何掘金油田环保?

2016-01-16 08:40来源:能源杂志作者:闫笑炜关键词:环保产业工业固废脱硫脱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过多方交涉,陕汽集团才将图片撤下,但并未就侵权作出任何道歉。有业内人士看来,业内诸多企业均嗅到油田环保的商机,然而,由于油田闭塞的特性,使诸多企业难以找到突破口,“山寨”当下油服公司的做法,成为了最便捷的途径。

此外,油田环保竞标乱象也初露端倪。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相关适用的环保法律可执行度问题,导致泥浆不落地处理技术含量不高,所以容易仿造,且有滥竽充数的现象。未来更看好的会是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因为随着页岩气开发这方面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另外也容易提高技术门槛避免外来者搅局。

不过,对于民营油服企业最大的挑战莫过于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前途不确定性。数年来,民营油服企业在上游产业始终没有摆脱过“打酱油”的边缘角色。国内油服市场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下属油服公司占据,市场份额约80%-85%,民营油服企业的份额为10%左右。而就在12月中旬,在油田环保大幕刚刚开启之时,长庆油田突然单方面宣布民营企业不再有资格参加长庆天然气田技术服务的招投标,油田技术服务的资格也被大幅度削减。将来这个百亿甚至更大到千亿的油田环保市场是否也会变成民企只拿残羹剩饭,而且时时刻刻被国企一纸文件就被赶出的市场还不得而知。

海外机遇

尽管国内环保大幕尚未开启,但业内已有诸多人士认为,走出国门才是油田环保产业的新机,也是诸多油服公司在低油价时期的突围之术,而且更大程度上避免和煤化工环保、电厂脱硫脱硝产业一样可能出现的“红海效应”。

国内诸多开展环保业务的知名油服公司,海默科技、烟台杰瑞等,这些公司往往在海外有诸多项目和较为成熟的人脉关系。从商业模式上,中国油服公司很早就扎根于海外,深谙国外的商业环境,在相对开放的海外市场,甚至在国外业务扩张速度快于国内。此外,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在政治上又有了保障。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海外市场甚至比国内市场更具开拓前景。

从技术上来讲,中国在油田环保领域有着很多实践机会。“中国的采油技术上在世界上并不是落后的,甚至是走在前面的。比如油田注水,热采,所以我们比国外的这些国家更早的面临环保问题,我们有更多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得我们在污水、污泥、返排液,产出水这些废液和固废处理方面,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而且从技术原理上来讲,国内外的油田环保技术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海默科技总裁郑子琼博士根据刚刚结束的海外调研结果告诉《能源》记者。

从市场上来讲,中东、南美等地区也不断涌现出环保机遇。一些发展中国家,油田环保早些时期没有提到日程上来。原来他产出的这些水不需要压裂,而且在鼎盛时期,产出的水也很少,大多都是油。但现在随着这些油田到了快枯竭的时候了,油田也趋向于压裂发开采石油,这样也要用一些中国以前所用的方法——水力压裂法。然而,中东地区的水资源非常宝贵,如果将压裂液排掉的话,会有双重的负面效应,一是资源浪费,二是造成污染。“此次我们在中东会面的有各国石油大臣,能源与水资源部长,会谈中他们对油田环保尤其是水处理方面,表示了极大兴趣。”海默科技总裁郑子琼告诉记者。

不过,海外市场也这也并非绝对完美,在环保法规相对完善,环保意识比较强烈的北美国家油田环保产业却并不被人看好。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在北美油田环保搞得并不是很多。大型油服公司没有深度介入,只有一批小型企业其环保处理对象比较专一,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油田环保市场。原因之一是他们在法律法规上卡得很严,处罚力度也很大,出现了环保问题可能会罚的你倾家荡产。由于这些国家在源头上就大力地控制污染,后期处理的市场也就不大了。虽然如此,中国的环保技术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不过,走向海外最大的好处还是能够避免可能产生的红海效应。企业走出去本身就面临一个门槛,将滥竽充数的企业挡在国境线上。好的企业可以一起合作,不同技术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

原标题:环保细分市场大幕开启,如何掘金油田环保?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产业查看更多>工业固废查看更多>脱硫脱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