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农村治污之惑

2016-02-01 13:51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李张光关键词:农村垃圾治理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后来,张峰公司建好生产线想要申请财政补贴,但是由于申请条件苛刻而没有申请下来,当他向银行贷款时,银行发现无利可图,也不愿意放贷。

其实,曾经秸秆发电也一度火热,但很短暂。

2006年开始,随着中国节能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成立,运行第一个国产秸秆直燃发电项目。随后,国家电网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包括凯迪电力、大唐集团等纷纷加入。

但是这些公司在原料收购时就出现诸多矛盾,“比如农民随便涨价,秋收时,农民想多挣点于是往秸秆里掺沙石、掺土等。”一位人士说。

失去了城市里的各种成熟配套,环保产业在乡村一直步履蹒跚。

另一方面,知情人士透露,当时不少生物质电厂凭借国家补贴建了起来,但如今很多倒闭了。新建的生物质发电厂则很少,因为国家抬高了补贴门槛。生存下来的生物质发电厂大多白天烧秸秆,晚上烧煤。

张峰加入这支队伍时,秸秆的再利用正处在一个火热状态,当他建好生产线,开始投入生产时,没有申请到补贴,公司不久就倒闭了。

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王世汶认为,农村固体废弃物,如果单一利用某一种,如秸秆,或畜禽粪便等,效果都不好,应走连片整治、综合利用的商业化模式。

“市场是逐利的,要有完整的资金链。否则只是空喊口号。资金链不贯通就不能实现商业化治理。”王世汶说。

治污寻求出路

2015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许京骐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李宪法两位老人发表文章,批评北京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有钱建没无钱运行,盲目投资导致北京农村“天价”污水设施普遍闲置,引起了舆论关注。

文章指出,在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2006年至今,由于制度设计、技术、维护、运行资金的问题,造成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普遍闲置。如北京顺义区镇级再生水处理项目选择停运;北京海淀区日处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村镇无力运行;北京怀柔全区,14个乡镇284个行政村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村镇无力运行等等。

“农村环境治理所有行业挣的都是国家补贴。”曾毅红说。

而目前被视为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污水处理行业更是如此。“农村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阶段。工程承包建设是挣钱的,市场由此形成了。但后期运行成本从哪里来?这是个头疼的问题。农村不可能向农民收费。如果靠地方财政,大量地区,财政紧张。农村没有环保局,农村污水处理厂谁监管?如何运营?”曾毅红表示,国家补贴多用于工程建设、技术投入等方面,很多污水处理厂建设了,但到后期运营就没有钱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表示,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条款几乎是空白。同时,没有明确的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等因素,也是导致补贴出来的是闲置工程的重要原因。

除了依靠国家补贴、政策支持,投资和运营都需要国家、省、县市各级财政的资金支持外,市场还要有创新。唯此,才能建得起,也运行得起。

而专家表示,随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农村治污工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将会得到较大力度执行,这也许是农村治污好的开端。

原标题:农村治污之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农村垃圾治理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填埋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