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图】法国罗纳河已见成效的生态修复措施

2016-02-16 10:16来源:河道治理500例关键词:流域整治生态修复法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已见成效的生态修复手段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河流的生态功能逐渐引起广泛关注, 已开始寻求恢复河流自然状态的有效措施, 对生态修复的研究重点亦不单集中于水污染控制, 而是越来越细化、多元化。已见成效的生态修复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美丽的罗纳河

1.保障河流连通

连通性是能量、水、泥沙和营养流动及物种游动的必要条件, 包括生物栖息地、聚集地、栖息地与产卵场之间的连通。生境斑块的连通有利于生物的生存。被隔离的河道, 其周围景观很少呈现自然状态, 且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自由空间”理念于20 世纪90 年代初被应用于罗纳河的支流区域, 在对里昂上游段罗纳河进行生态修复研究时主张相近河道之间的连通。

自19 世纪中期起, 罗纳河一直承担着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工业和生活排污导致水质恶化;河床渠道化促使沼泽地向阔叶林地转化;开设旁侧河道使水的流量变小, 水体中的优势物种被静水生物所取代, 河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利设施的兴建对罗纳河周围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大影响。鉴于罗纳河的生态环境状况, 逐渐采纳将渠道化和裁弯取直的河流向自然状态转变的理念以改变受损河流及其周边生境。现在罗纳河的河岸区域已成为人们旅游的场所。

2.调水稀释富营养化水体

法国的罗纳河流域部分地区,向修复渠道供给贫营养的地下水。起初, 两个渠道中的物种丰富性和单位断面水生植物覆盖率相似, 但供水后在修复渠道上的两个变量显示变化较大。在修复措施实施的第二年, 物种丰富程度呈现周期性的增加趋势,富营养物被中营养物替代。

3.保障泥沙在生境中的作用

近50 a 来罗纳河流域泥沙问题严重,水利设施的兴建改变了水库中水的流速和深度, 致使泥沙运移混乱,大坝建设后的泥沙运移量约为大坝建设之前泥沙运移量的1/6 。20 世纪初与19 世纪初相比, 罗纳河的泥沙减少, 但减幅不大;20 世纪60 年代后, 即大坝建成后河流泥沙运移量明显减少, 在200 a 间罗纳河的泥沙运移量减少近90 %;而大坝建成后的40 a ,河流的输沙量并无明显改观。泥沙的大量减少改变了河流及河岸生物的栖息环境, 给生物生存带来了不利影响。

人造砂石引入水体沉积物

原标题:法国罗纳河已见成效的生态修复措施【166国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流域整治查看更多>生态修复查看更多>法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