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企业正文

“土十条”即将出台 大公司瓜分市场

2016-03-09 09:19来源:永清环保关键词:土十条土壤修复永清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实际上,永清环保土壤修复市场的“潜伏”始于2009年。在公司董事长刘正军提出进军土壤修复市场之后,公司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通过消化、创新、改进,研发出重金属污染土壤离子矿化稳定化技术,有效解决了化学稳定修复技术不能长期稳定土壤中重金属的难题,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后,永清在土壤修复技术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11年成立永清环保研究院,成为湖南省最早设立独立科研机构的环保企业。集团目前已获得授权专利60余项。2014年,自主研发的降镉技术,在长沙及周边地区的示范项目中取得良好修复效果,为解决湖南“镉大米”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

公司除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离子矿物稳定化技术外,还储备了热脱附、化学氧化还原、气相抽提等多种组合技术,每种技术都对应不同的市场需求,根据污染类型、场地性质采用不同技术组合。

此外,为了迎接即将爆发式增长的土壤修复市场,公司已提前在美国和国内的北京、上海、长沙等地招募了一批具有丰富实干经验的团队,能够承接目前10倍以上的订单。

注重自主研发的同时,2015年永清环保更是大手笔地完成了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第一宗海外并购案。8月10日,永清环保在其官网对外宣布已经正式完成对美国土壤修复公司IST公司51%股权的收购,成为其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IST在美国、欧洲、南美、亚洲等地广泛开展业务,曾先后参与完成“海湾战争科威特污染场地修复”、“加利福尼亚州六价铬污染地下水修复”、“意大利特雷卡泰油井井喷原油污染修复”等一系列经典修复项目。

与以往单一的技术引进不同,永清环保作为控股股东可谓开启了国际技术本土化的新道路。

高胜达认为,永清环保的这宗并购案,对完善土壤修复产业链,丰富环境合同服务的业务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但IST进入中国还会经历一个适应与融合的过程。随着土壤修复市场的逐步释放,类似的海外并购案会越来越多。

探寻商业模式

当前国内许多污染场地都存在“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良好的收益机制”的问题,单纯由“政府出资模式”筹措资金用于污染场地的修复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因此引入企业资本成为必然选择。

而企业要进入土壤修复市场,完成技术和人才的储备仅仅是“ 敲门砖”,真正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需要探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

延伸阅读:

刘正军:环保科研向企业倾斜

原标题:“大国治土”之:迎接“土十条”的企业姿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永清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