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土十条”的生意到底有多大?

2016-03-18 15:40来源:腾讯财经作者:冯军关键词:土十条土壤修复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难点待解

由于我国各地的土壤性质、气候条件、污染程度都不尽相同,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还不成熟,因此技术问题是制约土壤修复发展的难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研究员郭观林认为,国内的土壤修复公司还没有核心技术,很多都是靠引进国外技术,但是又存在引进成本太高、本土化难的困境。

高胜达指出,相对于已有商业化操作的工业场地污染修复,农村耕地污染修复尚以试点示范项目为主,未进入规模化修复阶段,迫切需要一些成熟且经济的修复技术支撑。

高胜达表示,目前国内环境领域的机械设备往往来自矿山、农用、建筑等机械设备,满足修复产业需求的还没有特别好的环境设备制造商。当然,也有人已经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中联重科(000157.SZ)就将环境设备作为四大业务板块之一。

“比如土壤修复很多是工程项目,要求机械的抓土能力强,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技术。”边贺强调,投资资本青睐的肯定是拥有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公司。

然而纵观土壤修复行业,目前并没有哪家公司取得了特别的核心技术,“各个公司都相差无几”。边贺认为,这与土壤修复的复杂性有关,每宗土壤的污染因素、污染程度都不一样,采取的修复技术也不一样;另外也说明土壤修复的市场化程度太低。

另外,什么样的修复才算修复好?是把污染土壤挖走,还是把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

实际上,我国场地修复领域并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风险评估倒推出的目标值要求进行修复,目前不少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挖运,并进行稳定固化,但效果需待时间检验。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的成本太高。

那么,“土十条”出台后,会不会有全国统一的治理标准?

“小而杂”隐忧

尽管目前土壤修复业务的盈利模式单一,但根据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估计,目前全国有超过千家公司开展了土壤修复业务,存在“小而杂”的问题。

“土壤修复没有特别的门槛,更没有‘资质’一说,只要有业务就好开展。”高胜达认为土壤修复目前还是一个创新创业的行业,并不主张设立资质门槛,应让市场优胜劣汰,“大家一起来培育这个市场”。同时要加强监管,业主选择低价中标的修复企业最后出了问题责任还在业主,不能寄希望通过第三方服务就摆脱责任给修复方,当然修复方的责任可以由业主根据合同来判断和追溯。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土壤修复公司都是由业主方转型过来的,甚至是企业为了修复自己的污染场地才成立环保公司。

杰瑞股份是一家主营油气田设备的上市公司。2015年9月份,宣布设立全资子公司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杰瑞环保),注册资本为8亿元。

杰瑞环保副总经理岳勇对记者表示,杰瑞环保正是杰瑞股份在“遇到油气市场寒冬时的转型之举”,主要业务也聚焦于油气田方面的环境治理。“虽然杰瑞环保的油田治污市场非常大,但主要集中几大国企市场。”岳勇表示。

高胜达分析,由业主转型的环保公司有一定的优势,一是相对了解自身工艺和土壤污染情况;二是本身自己就有污染场地去修复,有消除责任的动力和较多的研发投入;但是这类公司如果长期依赖自身市场,成长性不会好。“还是要结合自身行业、技术优势,打造拳头产品,再走向市场化,向外延伸。”高胜达说。

土壤修复行业市场化程度低,这是不争的事实。纵观全行业,目前并没有产生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公司。

边贺指出,土壤修复项目多是PPP或BOT模式,在中国现实环境下,获取项目就得在地方政府有可靠的“关系”。“关系好就能多拿项目,但是你不可能在每个地方都有过硬的关系。”边贺认为,这是土壤修复领域很难产生大公司的原因之一。

原标题:“土十条”的生意到底有多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