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会展正文

【政策解读 】 探析污泥处置政策特点及建议

2016-03-23 18:45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关键词:污泥处置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收费及税收等经济手段少,政策治理效果不明显。

据相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污泥处理投资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我国只占了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20%~45%,而且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在污水处理费中比例过低。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一直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说政策中的经济手段在污泥问题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污泥政策体系中就收费、税收、补贴等鼓励性经济手段较少,以致政策治理效果不明显。例如,污泥处理处置成本问题,在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通知要求研究制定对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要逐步满足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和污泥无害化处置需求。在2014年12月发布的《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暂时未达到覆盖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的,逐步调整到位。政策中只有这类要求调整水价的要求性文字但没有具体的实行办法,何况污水尚还存在处理成本高征收难度大的问题,更别再谈污泥处理处置成本了。此外,近年来在税收补贴方面,不但没加大扶持力度反而是取消了原有的优惠,2015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号),规定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劳务由免征增值税改为即征即退70%,行业内对此反应颇为强烈。该政策的发布无疑会影响污泥相关企业收入,进而影响污泥产业的发展。

政策缺乏考核性,监管体系不完善,执行困难。

笔者梳理这些相关政策时发现,不管是相关政策还是标准只有提出相关指标却没有明确考核办法。目前我国环保局对污水处理厂的考核监测方面,一般只检测COD、TP、TN、氨氮和SS这五个指标,对于污泥的相关指标却无人考核也无从考核。无人考核是因为我国目前的政策对污泥处理处置没有强制性要求,即使政策已经提出了60%含水率的要求才能进入填埋场的标准,但因政府职能部门已习惯了长期忽视污泥问题所以含水率甚至都超过80%的污泥仍源源不断地进入填埋场;无从考核首先是因为政策不要求考核,其次相关政策缺乏考核的依据,现有标准只规定了对污泥泥质基本指标的监测分析办法,但对像污泥稳定的指标等没有依据也就根本无从考核了。

未来污泥政策制定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政策特点的不足,笔者对未来污泥政策制定有如下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度,将污泥问题提升到与污水同样的高度,污泥问题很大程度上已经抵消了污水处理近年来的成果,提高全社会对污泥处理处置问题的认识;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政策的制定和修订,征集整合行业内的相关意见,整合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针对产业中的普遍问题增加强制性条款,及时更正引起行业误导的内容;

完善污泥处理处置收费体系,在水费中明确污泥的实际成本范围,要求各污水厂建立污泥处理处置的专项台账,保证污泥费的专款专用;

加大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经济扶持力度,对污泥处理处置采用非填埋方式的污水处理厂给予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和补贴,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泥处理处置;

研究制定可执行的相关考核办法,将污泥考核监测指标列入污水厂的监测内容,并由环保局等相关主管部门在检查污水排放指标时共同检查。

我国的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市场爆发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和地方政府未来将在污泥处理处置发展方向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十三五”即将出台,其中污泥处理处置率指标肯定不会低于“十二五”,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也将大大超过“十二五”的347亿元,但如果污泥费调整不到正常运行成本,也没有相关处置标准和监管政策出台,污泥问题仍将无法有效解决。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微信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泥处置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污泥处理处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