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到底行不行?

2016-03-28 11:21来源:环卫科技网微信作者:张蕊关键词: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读: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发展迅速,多个项目落地,甚至有省份出台政策鼓励使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但与此同时,在环保,在水泥企业处置固体废物的动机等方面,也争议不断。那么问题来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到底行不行?

按照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力争2015年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到10%。

那么,行动计划中规划的发展空间能否让饱受产能过剩争议的水泥工业摆脱困境?实现绿色转型还面临哪些难题?

面临三大问题

认识不到位,技术支撑不足,支撑政策有待完善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吕桂新表示:“近年来,我国水泥生产每年消纳固体废弃物6亿吨以上,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吕桂新指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认识还不到位,相关配套措施行动比较缓慢。“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年生产量达到32.3亿多吨,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每年达到1.7亿吨,但由于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弃物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和利用。”

水泥协同处置废弃物在国内外的实践中被证明具有重要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但是在我国由于相关支持和协调措施不足,全社会对这一产业普遍认识不够,加上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作怪,使相关工作的落实和行动比较缓慢。

此外,技术支撑能力不足也是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面临的问题。据吕桂新介绍,目前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尚存在技术瓶颈,尤其缺乏大规模、高附加值且具有带动效应的重大技术和装备。

“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研发投入不足。多数企业研发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缺少研发投入的积极性。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不能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有效支撑,制约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

与此同时,现有支撑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缺少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强制性要求和针对性的强制性措施。

“由于现有的财税政策支撑力度不够,一些工业固废物利用的新产品尚未列入税收优惠目录,也没有建立起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专项资金,因此水泥企业缺乏处置和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的压力和动力。此外,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不落实、执行偏差等问题。”吕桂新指出,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和节能

减排的压力,我国水泥工业的环保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中国建材规划院院长刘长发则认为, 应鼓励摸索城市低价值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并进行推广。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企业,国家的财政政策、补贴标准都应该尽快明晰。其中既要考虑水泥企业消纳废弃物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也要考虑企业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性效益。

多方合作促进水泥企业转型

协同处置废弃物需出台相应细则

据吕桂新介绍,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推进水泥企业利用废弃物替代自然资源,制备1吨水泥所处置的废弃物最多可达到40多公斤,利用水泥窑替代燃料的废弃物也有十几种。

“水泥工业不只是很多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转折点,也正在发展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利用水泥窑安全无害化处置废弃物已成为世界水泥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吕桂新说。

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作为当前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一条重要政策。

原标题: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到底行不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体废物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查看更多>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