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关于邯郸峰峰矿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2016-04-18 11:42来源:中国建设报作者:石贵生关键词:环卫一体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环境卫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突出建管并重,打造标准化运行模式。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峰峰矿区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管理标准化、作业专业化、联查制度化的运行模式,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是质量标准化。先后制定了《农村环境卫生标准》、《清扫清运质量考核标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提出了“四个不见(即:不见杂草垃圾、不见乱贴乱画、不见乱堆乱放、不见污水横流)”、“四个一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晴天和雨天一个样、平时和检查一个样、城市和农村一个样)”,明确了城乡环卫工作质量标准。二是联查制度化。在日常管理上,实行三级联查制,区城管局每天派专人对保洁员上岗情况进行抽查;镇环卫所每天对保洁员在村现场实行“三查”:一查上岗情况、二查工作时间、三查清扫质量;村级卫生监督小组每天对村内日常环卫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并作为绩效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作业专业化。保洁作业上,在城区、镇街和村居,分别推行手推扫路保洁和机械化捡拾、每天2次普扫和巡回捡拾的8小时保洁制,采取“洗、吹、清、捡、铲、整”的作业模式,定期进行道路机扫洒水、冲洗降尘,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垃圾清运上,依托1个大型垃圾填埋处理场和8个标准化垃圾中转站,实行网格化管理,优化垃圾清运线路,实现了城乡垃圾统一收集清运、统一填埋处理。如今的峰峰矿区,村村有专人干环卫、有专项资金管环卫,农村生活、建筑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农民对环卫工作满意度达 95%以上。

(四)创新督察手段,探索信息化考评新路。峰峰矿区积极引入“互联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新思维,以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创新考核评比方法,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微联盟”精准督导。以“爱我峰峰˙美丽乡村”、“微观峰峰”、“峰峰政务”等政务微信平台为纽带,组建了“峰峰环境卫生治理微联盟”,采取一查、二看、三拍照的方式,把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整改的地点、路段、内容,及时上传微信平台上,要求相关单位将整改到位后的照片在一天内及时反馈给区美丽办,提高了精准督导抓环卫的水平。二是指挥平台精准管理。建立城乡环卫数字化智能管理平台,将“12319”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向农村延伸,以对讲手机、GPS、监控设备、物联网技术等为依托,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机械化作业监管系统、作业质量考核评价系统、人员考勤管理系统、无纸化办公管理系统等,实现了对人员、车辆、城乡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情况的实时监控、精准调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联查考评精准问效。坚持每月对各镇联查考评,每半年进行大考评,考评结果及时在区政务微信平台、区电视台上发布,作为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环境卫生质量与农村“两委”干部工资发放、农村保洁员补助经费核拨等紧密挂钩,月考核分值在90分以上的村全额发放,月考核分值在85~89分、80~84分、80分以下的村分别发放90%、80%、60%的工资和补助经费,极大地调动了农村“两委”干部和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峰峰矿区,漫步城乡街头,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清澈见底的河塘、整齐划一的行道树、基础设施全面的健身广场……干净、舒适、宜业、宜居己成为峰峰矿区的新名片。

一道风景看成效

通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峰峰矿区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变了农民群众的卫生陋习,呈现出“四个明显改善”:

一是农村面貌明显改善。通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完全做到了日产日清,有效破解了垃圾围城、围村、围路以及环境脏乱差污染等“老大难”问题,缩小了城乡差距,农民群众的市民认同感普遍增强。

二是群众习俗明显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过程中,峰峰农民“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清垃圾、扫庭院、讲卫生已成为广大城乡群众的自觉行动,潜移默化中告别了不良卫生习惯。

三是城市形象明显改善。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优化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金凤凰”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该区引进超亿元项目10个,签约和在谈项目近百个,引进域外资金超百亿元。

四是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把各级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察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服务群众,干部群众心气顺了、干劲更足了。

一个路径引思考

启示之一:领导重视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前提。要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持续运行,领导重视是关键。峰峰矿区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镇村及有关部门检查考核的重要指标,推进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实施。

启示之二:理顺机制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重点工作能否扎实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运转高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从“九龙治水”到“令出一门”,峰峰矿区科学整合环卫资源,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启示之三:公益姓“公”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属性。做好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主要职责和义务,峰峰矿区坚持政府买单、百姓受益,还原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的“公”字属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交口称赞。

启示之四:创新管理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监督考核,是管长远、求长效的不竭动力。峰峰矿区组建了“环境卫生治理微联盟”,严格执行三级考核机制,以规管人、依章理事,激发了内生动力。

原标题:洁美乡村的“峰峰模式” 关于峰峰矿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卫一体化查看更多>城乡环卫一体化查看更多>农村环境卫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