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监管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2016-05-09 10:05来源:上海环卫作者:孙劲松关键词:环卫设施废弃物处理城市生活废弃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再次,评价体系的设定要具备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的灵魂,没有操作性的设计是没有意义的。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合同文件语言含糊,表述笼统,不明确,不细致,难以作为实际操作的依据,给运营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以惩罚措施和额度的设定为例,有合同如下所述“乙方不按照要求进行规范运营,将给予五万元的罚款”。五万元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罚款五万元也是一个很大的惩罚。“不按照要求进行规范运营”是很模糊的说法,可大可小,通常在实际运行中也就是一个小违规,虽然有必要进行适当处罚监管纠偏,但一下子罚款五万,也太矫枉过正了。真要是照此执行,运营方也要讨个说法,方方面面动静太大,实际也难以执行下去;因此通常的做法也就简单敷衍了事。如此这样的次数多了,运管双方也就麻木了,带来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大,从量变到质变,积重难返,最终难以实现纠偏的效果。相反,我们可以将违规惩罚表述更加细致明确一些,比如,车间卫生没做好,罚款500 元,台账没有按时按要求填写,罚款500 元,真要出现什么安全大事,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分别罚款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这样大错大罚,小错小罚,明确具体,有章可循,便于操作,能及时起到纠偏的作用。

另外,要强调结果更要强调过程。合乎标准的结果,始终是我们监管的目的所在,但一味盲目地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的监控,也是错误的。忽略过程不计,运营商可以采取各种办法使我们看到好的结果,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容易被运营商所提供的结果所欺骗。完全规范的过程,不一定形成一个合乎规范的结果,这是由于事物的多面性和不可预知性决定的,只要运营具备这样的状态基本上就可以合格通过了。监管的过程,必须对运营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场化运营不至于跑偏,始终稳稳地在我们规定的轨道上运行。

最后,评价体系的监管作用是以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保障的。首先要有相对固定的严格的流程,包括现场人员的认定,各种处理检测数据的支持,以及评价团队的综合裁定,包括评价组织的规模和评价会议的周期性等。其次,评价团队的组织,要具有一定灵活性和权威性。要建立一个评价成员库,根据评价的规模要求,随机抽调人员参加,重要的是,所有库中成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信任记录和专业素质,所有成员必须有资格、有能力对所评价的结果承担责任。

三、对监管者的监管

对于监管制度的设计总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即监管者完全从公众的利益出发的,没有私心,尽职尽责,这其实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制度的缺陷。

实际上,监管者也是理性的经济人,也有自己的私利,也会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监督权利,对监管者故意拖延,找茬,或者干脆放弃监管,和被监管者融于一体,进行权利寻租,从而获取正常收入外的报酬,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当然,这些利益的换取,是以牺牲秩序和公众的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对监管者进行监管也就是监管制度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了。

对监管者实施监管,首先要强调流程的设计和执行上,明确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方法,做固定的事情,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有案可查,完全置于大家的监督之下。

其次,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明确组织的分工。监管是组织行为,存在着成员的分工和配合,成员要有明确的权利和职责。但权利和职责的分配必须遵循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一般来说,组成监管的成员包括分管领导、监管科长和各监管成员。

在监管实践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高层有权无责,中层有责无权,底层无责无权”的状况。高层的位置决定了高层对监管现场的情况不是非常了解,而中层是监管现场的领导者,是现场的主要责任人,实际承担了所有的责任和义务,但却掌握着和其责任完全不成比例的很小的权利,这点权利根本无法满足其履行职责的需要,同时还得不到底层的支持,因为他们无权同时也无责。这种状况最终必然导致监管的失效,流于形式,因此如何对成员进行分工并确保权责的协调,成为监管组织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此外,还要考虑利益的设计。为避免监管权力的寻租,严厉的惩罚措施是必要的,必须从纪律、晋升、福利等各个方面对监管的履责进行设计,对监管者进行威慑,提高权利寻租的成本和风险,让其不敢轻易“伸手”;其次,还要进行奖励的设计,认真履责者要进行客观的奖励,包括年终评优,经济奖励以及优先晋升等等,让其认真履责所带来的利益也是非常丰厚的,从而不愿“伸手”。

四、结论

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的有效监管,必须以全面的信息掌握和分析,完备的评价体系以及对监管本身的督查制度设计执行为条件,否则,监管最终只会成为摆设,流于形式。

原标题:城市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监管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卫设施查看更多>废弃物处理查看更多>城市生活废弃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