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

2016-05-17 10:0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山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重点任务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方式绿色化,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加快构筑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1.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1)建立“多规合一”的体制机制。强化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地位,加强顶层设计,统一基础数据和用地分类标准,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的技术路径和体制机制,实现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增长边界、功能布局、土地开发强度的“六统一”,确保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2)完善差别化的市场准入政策。针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域建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加大对符合指导目录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不符合功能定位的产业加快转移。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加快完善产业、投资、土地、环保、人口等政策,以主体功能区为政策单元,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3)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纲要等,

以水资源、环境容量、优质耕地、近海海域和地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编制实施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纲要,重点实施以优质耕地资源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核心的“生存线”、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重要矿产资源需求的“保障线”、以关系未来生态安全的各类“生态保护线”和以满足未来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用地需求的“发展线”等四大国土综合整治工程,强化对国土开发的科学管控。(4)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适度规模和比例结构,细化城镇组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的空间布局。

2.着力推进绿色城镇化。(1)加强城镇空间管控。全面落实《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尊重自然格局,科学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划定“三区四线”和城市发展边界,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和程序,促进城镇用地功能适度混合,提高居住用地、生态用地比例。增强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现代服务功能,加快济南、淄博等市城区老工业区以及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推进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向城市功能区转型。实施城镇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工程,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创建活动,培育特色小镇。(2)推进生态城区建设。按照绿色、生态、低碳、宜居、宜业理念,积极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城市新区用地规模和结构,建立适度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功能布局,统筹推进绿色规划、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使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自然山水相融合;建立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将绿色建筑标准和指标纳入土地出让、规划审批、施工许可等环节,县城及以上城市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绿色施工,积极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保障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全面实施绿色施工;建设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配套组合的绿色交通体系和透水地面、雨水回用等绿色低碳工程。稳步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逐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将海绵城市有关内容要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刚性控制指标;组织编制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统筹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支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自然蓄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垃圾焚烧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城市(县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实现市、县、乡医疗废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置,并逐步向农村社区延伸。(3)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组织编制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城市新建道路、新区建设和集中连片的旧城改造,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采取综合管廊模式建设地下管网,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并同步配套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设施;加大老旧管线改造力度,实施城市电网、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实现城市管线的数字化、动态化、现代化管理。

3.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1)全面落实《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继续加强农村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适时建立村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突出抓好农村“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农村亮化水平;强化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加快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探索启动“农村温暖”工程,积极开展农村供暖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供暖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2)逐步提高农村住房水平。加强对农房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和指导,提高农房建设标准,倡导应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型墙体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鼓励建设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绿色宜居农房。严格程序标准,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和水平。(3)有序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优先选择位于城镇周边、产业支撑好和经济实力强的地区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合理确定社区建设模式,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推动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推行网络化管理模式,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打造“两公里便民服务圈”。(4)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建制村为单位,整县推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分类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严禁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鼓励既有排污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挖掘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村自然风貌;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持续开展绿化、净化、美化等工程,完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

4.着力推进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1)合理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编制实施山东省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按照整体、协调、优化和循环的思路,大力推行集中集约用海,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用海,积极落实区域限批制度和资源使用价值评估制度,管控海域资源开发强度和规模,促进海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生态用海活动与海洋生态修复、建设的有机结合。建立全海域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海洋保护区、重要滨海湿地、重要砂质岸线、重要旅游区和重要渔业海域等区域划定为生态红线区,制定差别化的管理办法与监督措施,维护好自然岸线格局,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2)加大海洋生态修复整治力度。实施浅海海底森林营造工程,建设海洋牧场;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工程,逐步恢复海湾生态功能;实施重要河口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修复受损河口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实施黄金岸线修复工程,逐步退出占有优质岸线,恢复海岸自然属性;实施滨海湿地绿化美化工程,提高湿地绿化覆盖率和物种保护能力。到2020年,打造30个人工鱼礁型海洋牧场示范区,完成10个重点小海湾和20个主要入海河口邻近海域的治理,整治修复破损岸线53公里,新增芦苇4000公顷、碱蓬1500公顷、柽柳林500公顷。(3)开展海洋生态建设创新试点。在青岛开展陆海统筹、河海共治试点;在东营开展黄河入海口海洋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在烟台开展海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在潍坊开展滨海新区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融合试点;在威海开展黄金海岸生态保护试点;在日照开展占用优质岸线退出试点;在滨州开展海洋保护区规范化管理试点,探索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4)实施海洋生态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渤海湾等水质污染治理,系统开展砂质岸滩整治,因地制宜开展滨海湿地修复,选取典型海岛开展整治修复,恢复和改善受损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观测预报体系、应急响应体系和海域动态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生态保护监测观测预报技术支持能力,提升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域综合管理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保障水平。

原标题: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文明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山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