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深度】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

2016-05-17 13:39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作者:杜进飞关键词: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国际生态治理的实践发展,还是我国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都启示我们,只有提高生态治理水平,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目前发达国家的生态治理存在很大局限性,尚不能说实现了治理现代化。我国既不能也不应照搬发达国家模式,而必须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生态治理现代化道路。

(一)中国特色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评价标准

我国是最早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国家之一,并于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里约宣言》。1994年,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发布了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表明我国推进生态治理的坚强决心。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国家,并将其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愿景,因而完全有可能引领世界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先进的制度形态,因而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具有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治理的制度优势。此外,我国是正在和平崛起的发展中国家,既能吸取发达国家生态治理的经验,引入并自主研发有利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科学技术,又能看到发达国家生态治理的教训和不足,因而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正是上述种种优势,决定了我们完全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并为世界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20 世纪末,魏德纳( Helmut Weidner) 和耶尼克对30 个国家的生态治理现代化进行了跨国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 生态治理现代化能力强或者环境政策与管理水平高的国家(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生态治理水平),许多建立了具有良好内部合作关系的完善的环境参与团体,以及全面且易行的监督和报告制度;政治精英对环境高度关注;大众传媒有能力利用政治策略来解释资讯;具有完备有效的管制手段与工具,运转良好的制度和高度的政策合作;具有大量的创新型环境商业部门和现代工业结构;具有坚定的和战略熟练的参与者团体;高污染产业因环境丑闻而动摇,因国际组织而有所改进;有解决明显环境损害的可行办法供使用,并且有着为“绿色形象”而奋斗的目标群体。归结起来说,魏德纳所认为的生态治理水平高的评价标准是:具有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的基础、相关的监督和报告制度、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生态治理的社会舆论环境、比较充足的管理和政策工具、运转良好的制度、有利于生态建设的产业基础等。但在发达国家的治理实践中,由于不同社会主体比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的生态目标并不相同,因而上述条件并不能形成生态治理的社会合力,反而会在很多重大环境问题上产生分歧,滞缓生态治理进程,所以现实情况并未如他所认为的,“一旦上述这些理想条件结合到一起,同时社会福利处于合适水平,经济有着良好前景,高度尊敬后物质主义价值的文化预先创立,那么,环境成功将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发达国家生态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事实也说明仅有上述条件,并不能达成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结果。换句话说,上述标准并不能构成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评价标准。

那么,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条件或者标准是什么呢?这显然是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在综观世界各国生态治理实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或标准是具有先进的生态治理理念。治理理念,作为治理的观念形态,是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着引导治理体系建设、规范治理主体行为、凝聚治理共识、决定治理体系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如果缺少现代化的生态治理理念引领,因为利益出发点的不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对于生态建设目标的看法就很难统一,生态治理实践就不可能成功。现代化的生态治理理念应该正确把握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摒弃工业文明范式下过度开发利用自然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的做法,改变把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对立起来的观念,自觉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方针,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现代化的生态治理理念也是体现生态民主和生态公正的治理理念。

其次,治理主体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治理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每一个主体都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举措,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治理中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应尽的义务;都应该正确履行自己在生态治理中的职责,各司其职,并且养成践行现代生态治理理念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整体合力。由于生态治理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品,所以政府应当在生态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促进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统一行动的中坚力量。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用的发挥情况,也是衡量政府公信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

再次,具有比较成熟、完备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治理制度体系。有了好的治理理念,明确了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后,要把治理理念落到实处,切实规范各治理主体的行为,还必须有成熟的治理机制,也就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也包括基于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制度是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是生态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生态治理主体间的责任分工与平等协商机制、公权力运行的规范机制、促进经济与生态共赢的发展机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包容机制、生态治理的成本控制机制、生态治理标准化机制、生态公正保障机制、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机制,以及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的生态制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同社会,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差异,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会有差别,突出表现在生态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生态治理体制机制的具体设计方面。各个国家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治理现代化之路。正如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的探索和选择上。

进入21世纪,中国对联合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低碳发展、减缓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为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转型探索了方向和路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望对工业文明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发展难题作出科学解答。我们同样可以预计,中国不断提高生态治理水平,中国特色生态治理现代化路径的持续探索,也将为推动世界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作出巨大贡献。

原标题: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治理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