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预计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达到700亿 福建“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全文)

2016-05-23 14:2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保节能环保行业福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九章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

加快发展技术成熟、市场竞争力强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积极推进新型太阳能光伏和热发电、生物质气化、生物燃料、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智能电网、微电网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新能源高比例发展。

一、太阳能产业

以电池及组件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完善从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到系统集成、电站工程总承包的完整产业链。鼓励发展大面积超薄硅片和浆料回收利用技术,加强熔铸、剖锭及切割等关键技术创新,扶持太阳能硅业物理法提纯技术的研发。鼓励企业加大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封装工艺关键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提升电池光电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支持非晶微晶硅薄膜电池、单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CdTe)薄膜电池、铜铟镓硒(CIGS)薄膜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光伏系统集成技术和控制器、逆变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推进太阳能光伏组件和集成系统及管件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光伏超白玻璃、背板、EVA膜、封装材料、密封材料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二、风电产业

加强风电装备研发,提高发电机、齿轮箱、叶片以及轴承、变流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在风电运行控制、大规模并网、储能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引进国内外大型风力企业和研究中心,以风电成套机组设计和组装为核心,带动风电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建设东南沿海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加快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大功率海上风电成套机组设计研发能力,积极开发质量稳定、方便实用的家用风电整机。鼓励风电机组企业从单一制造向工程总承包以及风力电站开发方向延伸,积极参与国内外大型工程建设,大力提升制造水平。引导机械加工类企业积极参与风电配套件发展,重点开发控制系统、变压器、高速齿轮箱、机舱、轮毂、底盘、主轴、回转支承、叶片等关键配套件,形成与大功率风电机组发展相配套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着力开发变频、变浆控制、驱动设计制造、数字化风力发电场调度控制和并网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形成自主制造能力。

三、核电产业

加强核能安全、核燃料后处理和废物处置等技术研发,延伸发展核电装备制造和核燃料产业链。组织优势企业开展核电配套产品技术攻关,为企业获取核电资格许可证提供服务,力争在核安全级泵、阀、管道、仪控系统等关键配套设备领域形成小成套供货能力。引导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拓展核电设备新领域,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开展核级直流电源和蓄电池的开发工作,促进省内机械制造企业参与核电结构部件、中小铸锻件的加工制造,着力发展大锻件制造能力,推动核级特殊用钢等原材料的发展。

四、生物质能产业

统筹生物质能源发展,有序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积极推进生物质气化及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等分布式生物质能的应用。加强新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开发,推进纤维素制乙醇、微藻生物能源的开发。因地制宜建设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大型沼气发电厂等规模化生物质发电项目。积极推进非粮食生物质液体燃料的规模化加工,支持以餐饮业废油、油榨厂油渣、油料作物和生物资源树种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鼓励研发新型催化剂及高效生物转化酶,提高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转化率。

五、光热产业

积极推进光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着力提高真空管镀膜工艺,发展相关核心设备的生产装备,鼓励企业应用集热管镀膜、发泡生产、水箱、支架流水线生产设备,开发太阳能—热泵一体化热水系统。重点发展热管型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内置金属流道玻璃真空集热管,加快发展中高温光热产品,大力发展嵌入式数字化太阳能热水器,提升光热产品整体行业竞争力。

专栏七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

发展高效能低成本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开发利用模式。推动阳光中科(福建)太阳能电池、长泰雷天温斯顿电池、平潭海上风电、泉州风电等项目建设。

第十章做强做优新材料产业

积极推进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重点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有机硅/氟材料、可降解塑料、发光材料、储氢合金、高分子材料应用、高性能纤维、特种陶瓷材料、石墨烯等一批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特色优势新材料产业链,做强做优我省新材料产业。

一、金属材料及稀土材料

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新型轻合金材料。高性能金属及合金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开发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加快镁合金制备及深加工,发展高性能钛合金、大型钛板、特种焊接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等。依托国家钨材料工程中心,加强超细晶硬质合金工业化制造、表面涂层等关键技术研究,做大硬质合金及工具、整体刀具、数控刀具等产业规模。稀土材料,重点发展稀土永磁、发光、催化、储氢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以优质永磁材料带动电机产业发展,以优质发光材料带动现代照明和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以优质储氢合金材料带动二次电池产业发展,提升稀土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二、高分子材料

积极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推进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种产业化和应用技术装备自主化。改性塑料,重点利用稀土改性、纤维增强、无卤阻燃等改性技术开发电池隔膜、吸附分离专用材料、耐高温、高阻隔等材料,开发稀土无机粉体改性塑料及其产业。树脂基复合材料,以低成本、高比强、高比模和高稳定性为目标,攻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原料制备、工业化生产及配套装备等共性关键问题。提高树脂性能,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加快在新能源、海洋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有机氟材料,大力发展特种高品质聚四氟乙烯、新型ODS替代品、电子级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和含氟表面活性剂等精深加工产品。轻纺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纺织面料、高端产业用纺织品等纺织材料产业,推动竹纤维等纤维素纤维、生物基纤维、新型差别化纤维或功能化纤维在纺织下游及跨行业的应用。发展远红外、抗紫外、抗静电、抗菌、阻燃、负离子、保温、相变等新型功能性纺织面料。保持我省竹炭产品开发技术的领先地位,扩大竹炭纤维、竹炭催化、竹炭净化、竹炭保健产业规模。3D打印树脂材料,重点发展立体光固化成型(SLA)、数字光处理(DLP)、连续液面生长(CLIP)光敏树脂3D打印材料,鞋服用3D打印材料和模具铸造用3D打印树脂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着力推进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和透波/吸波材料实现工程化,促进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和陶瓷先驱体材料产业化。积极开展高强、高模等系列碳纤维及芳纶、芳砜纶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专用助剂和树脂性能,大力开发高比模量、高稳定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品种。

三、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

大力发展特种玻璃、新型陶瓷功能材料等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加快推进新型半导体材料、LED光电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和传感材料、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高性能密封材料等产业化。结构陶瓷材料,重点突破粉体及前驱体制备、配方开发、烧制成型和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扩大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精细熔融石英陶瓷坩埚、陶瓷过滤膜和新型无毒蜂窝陶瓷脱硝催化剂等产品。积极发展透明氧化铝材料、高纯氧化锆材料、新型超硬材料(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硼)、陶瓷纤维复合材料、氧化锆增韧陶瓷和人造宝石。光电材料,大力推进蓝宝石窗口材料、LED衬底材料、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突破激光显示中的核心光电子晶体材料与器件的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和加工关键技术,发展激光显示与激光加工的核心光电子材料,延伸产业链。环境光催化材料,着力开发资源有效利用、废物再循环利用等工艺和技术,加强废催化剂资源化和无害化研究,发展光催化技术、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技术、中低温SCR催化材料及脱硝、VOCs治理和先进除尘技术等,做大高岭土下游应用等产业规模,推进环境工程材料生产研发基地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查看更多>节能环保行业查看更多>福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