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市场正文

【干货】我国土壤修复的市场规模及商业模式研究

2016-06-08 09:49来源:矿客空间关键词:土十条土壤修复土壤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次“土十条”对土壤污染治理的长期资金来源问题以及商业模式没有提出明确指引,如何利用社会资本投入土壤修复仍没有明确答案。 而另一方面,市场上预期的土壤修复“超级基金”也没有列入“土十条”正文之中,从土地出让金中抽取10%补贴土壤修复也没有落地。从土壤的实际状况来看,全国有近600万亩耕地受到中度与重度污染不宜耕种,算上工业用地以及矿山等非耕种土地,我国污染土壤迚行修复面积超过40000万亩,所需投资总量估计约4万亿元以上;与目前规划的千亿级别的投资相比,理想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异,仅靠地方财政显然并不现实;而“土十条”全文对土壤污染治理资金的来源的说明集中在“发挥市场作用”的细则,主要来源有三个方向:PPP模式、鼓励土壤修复企业发行股票以及探索发行债券推动污染治理修复。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方向可以明确回答土壤修复的最终利润来源在哪,社会资本对此仍然保持着观望态度。简单概括起来一句话:万亿土壤修复大幕已经开启,但资金来源是唯一命门。

我国土壤修复所需投资规模估算

资料来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平安证券

因此,当前阶段,“土十条”对于环境修复哈企业主要还是停留在主题性利好,现实层面上,尽管市场前景巨大已经是各方共识,但还很难自上而下促进全行业的订单释放。而社会资本对土壤修复领域的投资能否如期收回的巨大疑惑,还有待政策上进一步细则出台加以明确。

2、目前国内成功土壤修复的模式主要集中在工业污染场地领域

我国已有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三种,且基本全部集中在工业污染场地领域:

(1)房地产开发+土壤修复。典型案例是北京市红狮涂料厂土壤修复项目,出资方万科集团通过招标方式拿到的原红狮涂料厂地块上的限价房项目,并将 14 万立方米的污染土壤治理项目发包给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最终通过售卖楼盘实现盈利。

(2)政府购买。典型案例是武汉市原武汉药用玻璃厂(硚口)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政府出资接盘的原因是2003年收储该块毒地前未做环评,并在2006年出让给三江航天并导致工人中毒事件,2010年毒地被退回。土壤修复共耗时3年、投入2.8亿元,加上1.2亿元的赔偿款修复成本合计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拨款0.56亿元。但2014年解毒地块拍价达14.4亿元,远超于土壤修复成本。

(3)PPP模式。典型案例就是“岳塘模式”;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中,明确将竹埠港作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七大重点区域之一,随后竹埠港内的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关停。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准湘潭岳塘竹埠港地区为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单位。竹埠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的资金来源包括规模达4亿元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一期项目的环保资金1亿元等。

2014年1月,岳塘区政府和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合资成立的湘潭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永清环保大股东湖南永清投资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湘潭竹埠港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该项目公司的设立开启了重金属污染场地治理的PPP模式,首创了以“土壤修复+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壤修复开发转让模式,也被称为“岳塘模式”,也是七大重点治理区域的首个PPP 项目。

延伸阅读:

“土十条”将拉动几十万亿环保修复新订单?

2015年全国土壤修复合同签约额达到21.28亿元

原标题:【原创】纯干货,我国土壤修复的市场规模及商业模式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修复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