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工业棕地的再生有多难:附美国煤气厂公园修复的曲折路

2016-06-16 08:30来源:环境工程作者:郑晓笛关键词:场地修复污染企业搬迁城市棕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 内部空间可进行更新利用的工业厂房。遗留的工业厂房为工业类棕地再生提供了主要的室内活动空间,其更新用途多样,国内外均有很多实践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探索。例如德国关税同盟煤矿综合体中的原洗煤车间被改造为游客接待中心、鲁尔博物馆和多媒体放映厅(图2);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将原储气罐改造为潜水俱乐部训练场,将原配电站改造为游客接待中心;北京798艺术区将原电子厂厂房改造为画廊、展厅和咖啡厅等。

图 2 德国关税同盟煤矿综合体室内空间

(由原洗煤车间改造的游客接待中心(上)与鲁尔博物馆(下))

4) 地标性大型工业构筑物。烟囱和煤矿井架等大型工业构筑物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工业造型,体量巨大,多作为工业类棕地再生项目的标志被保留下来,成为城市天际线中最具识别性的特殊地标(图3)。

图 3 德国关税同盟煤矿综合体地标

(上:12号煤矿竖井井架成为入口标志;下:烟囱群成为城市地标;图片来源:自摄)

延伸阅读:

“土十条”出台半月 土壤修复市场变成了什么样

原标题:工业棕地的再生有多难:附美国煤气厂公园修复的曲折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场地修复查看更多>污染企业搬迁查看更多>城市棕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