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该项目处于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与海港区之间,为北窄南宽的狭长条形,长达6.4km,占地60km2,南起鸽赤路,东至鸽子窝公园、渤海潮汐线,西至滨海大道,北至现状别墅群“海洋花园”南侧。原有场地整体地势相对平坦,靠近外围道路处为植被层,南部为滩涂地、北中部现为海水养殖区。由于新河河水在赤土山桥处入海,形成大面积的滩涂地,营养丰富,吸引了大量的鸟类来此栖息,使此地点成为秦皇岛市著名观鸟点之一,同时整个规划岸线也是秦皇岛市两大生态保护岸线之一。
这片海岸带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沙丘被严重地侵略,植被退化,海滩被荒芜,堆满了垃圾。之前的开发建设破坏了海边湿地,使之满目疮痍。后期的开发和建设活动还需要关注鸟类保护与人类干扰问题。项目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采取多种生态恢复的手法,将一个已经受到侵蚀、退化和人类开发活动干扰的海滩修复成一个广受人们和鸟类欢迎的场所。
本项目划定鸟类保护区,与旅游区域分开;利用雨水的滞蓄过程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海滩的潮间带湿地系统;砸掉了海岸带的水泥放浪堤,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友好的抛石护堤;在鸽子窝公园明湖设置动物栖息岛,运用仿生的设计手法,利用礁石、翅碱蓬以及土壤等设计出自然岛屿的形态;发明了一种箱式基础,方便在软质海滩上进行栈道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一条随海岸线蜿蜒的木栈道。使昔日被破坏的海滩,重现生机,同时成为旅游观光点。
二、盐碱地生态修复—天津桥园公园
桥园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河东区。场地南临盘山道,东以天山路为界,西北朝向卫国道立交桥呈扇形展开,占地22公顷。东南两侧为城市干道,是公园与城市的活跃交界面,周边社区人口近30万。建园前这里是废弃的靶场,场地低洼,有鱼塘若干;场地现状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盐碱化非常严重。2005年,天津市政府考虑周围30万居民缺乏大型游憩绿地,决定在此地建设公园,因为紧邻卫国道大型城市快速立交桥,故名桥园。项目被作为天津市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希望改造原场地脏、乱、差的面貌。
桥园的设计目标是以“生态系统服务仿生修复技术”为核心来解决土壤盐碱化和生境破坏问题,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雨水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域景观特色的恢复,为周围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开启自然过程,让自然做功,修复生态系统,使公园能为城市提供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而不是成为城市经济和环境的负担,形成高效能、低维护成本的生态型公园。
本项目运用简单的填-挖方技术,营造微地形形成海绵体,收集酸性雨水,中和碱性土壤,修复城市棕地,形成一个能自我繁衍的生态系统,同时形成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让自然做工,将生态修复的过程变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过程。
三、红树林生态修复—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
红树林公园位于东河北部,月川片区与临春岭交汇处,在三亚海绵城市的“海绵系统”中处于末端,属于末端分流型湿地。大部分河道硬化被硬化,河道丧失原有生态功能及休闲服务功能;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滨河红树林保护区,与1995年相比红树林面积减少92%,至今仍高速萎缩;大量滨水公共空间被地产项目侵占,城水关系疏离,城市生活、文化逐渐消亡。
红树林公园在三亚海绵城市的“海绵系统”中主要起到雨水净化与再利用最终回补河道生态用水的作用。同时,红树林公园地处三亚咸淡水交汇处,即为红树林的极限生长边界,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条件并不充沛,原有生长红树林的坑塘被居住用地侵占,两岸红树林生长空间遭到破坏严重,作为三亚河重要的生物栖息地,恢复适宜红树林生长的栖息地,恢复红树林成为红树林公园建设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设计以红树根系理念恢复湿地系统,建立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生境。采用人工种植与自然演替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健康稳固的恢复红树林。划分区域,分级保育,在红树林保护区与可开发区域形成鲜明的空间界定。从区域和步行体验两个不同层面建立慢行游憩系统,在自然基底之上引入休闲功能。从而建立起以红树林保护为核心的集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红树林生态科普乐园。
四、河漫滩生态修复—义务滨江公园
由于受到季风气候影响,义乌江在雨季经常会有洪涝灾害出现,而传统水文工程的解决方案往往是裁弯取直、硬化河道,现状已经有部分河道被裁弯取直并浇筑了水泥防洪挡墙。河流水质受到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质低于中国水质分类标准种最差的劣五类。场地内大量的废弃物和垃圾,场地内很大部分空间被用来堆放工业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义乌江沿江遍布大规模的温室,如何可持续的发展并降低维护成本将会是政府很重要的一个考量。
公园的设计目标是为城市创建良好的生态基础设施,以生态的策略良好应对洪涝灾害,修复污染河流水质,重建乡土生境并提供逐渐增多的城市居民丰富的游憩娱乐功能。为解决包括洪涝威胁、水污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问题并尽可能降低预算及维护成本在内的一系列挑战,同时受到当地农业智慧的启发,义乌江滨河公园设计理念为创造一个低成本维护、具有雨洪调节和净化水质功能、支持本土生物多样性、具有生产功能,同时能提供多样探索、游憩体验的城市公园。
公园生态系统使得城市废弃的用地转变成为高品质低维护的生态基础设施,能提供市民包括洪水调节、河流恢复、本土生境恢复、和食物供给以及游憩服务、美学体验等在内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
五、工业棕地生态修复—中山岐江公园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总面积10.3公顷,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其中水面3.6公顷,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而岐江河又受海潮影响,日水位变化可达1.1米。湖水水位随岐江水位变化而变化。湖底有很深的淤泥,湖岸很不稳定。现状的情况是在高水位时,湖水近岸,岸上植被与水线相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而这种高水位却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水位下降时,湖边淤泥出露,人也难以亲近。
公园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造船厂原有植被,进行城市土地的再利用,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反映工业化时代文化特色的公共休闲场所。围绕这一主题,形成一系列公园的特色,其中生态性和亲水性是本公园主要特色之一。栈桥式亲水湖岸的设计基本实现了在湖水变化很大的状态下,仍然保持亲水性和生态性的目标,同时,精心选择的野生植物与花岗岩人工栈桥相结合,产生了脱俗之美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际群落的不断丰富和成熟,生物多样性将不断提高,生态、亲人和美学效果将更加显著。
六、湿地生态修复—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云贵高原腹地,是一个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城区人口密集,在60km2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城市以其凉爽的高原气候而著称,城市被石灰岩的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水城河(又名响水河)发源于钟山区窑上,河长26.5km,水城河所在的三岔河水系,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乌江的分支之一。水河城是水城盆地内地表水、地下水和城市污水的唯一排泄通道,也是唯一出口。水城河不但是六盘水的母亲河、城市的生命底线,而且还是城市的绿色水脉、休闲走廊,更是城市的形象窗口。因此,对水城河的恢复、发掘和利用,不仅是保证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环节,也是满足当地居民游憩休闲的当务之急。
明湖湿地公园范围是水城河城区段从窑上水库出水口至金竹林振兴路,总长13km,面积1181.15公顷。该河段河道是由9km固化河道和4km自然河道组成。在窑上水库至德坞河汇入口段是10m宽的固化河道,德坞河汇入口至水城河故道汇入口是20m宽的固化河道,水城河故道汇入口至双水小河汇入口主要是3-5m宽的自然驳岸。
项目将城市雨洪管理、水系统生态修复、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景观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目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正式授牌的AAAA级国家湿地公园。原来的河道两岸的水泥防洪堤,排洪管道,以及水污染都不见了,现在变成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湿地公园。设计师运用一系列再生设计技术,特别是采用技术降低水流速度,将渠化的河道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城郊地区改造成一座全国著名的湿地公园。该公园充分发挥了河道景观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雨洪调蓄、水体净化以及自然栖息地的修复。同时公园还为市民聚会赏景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公共空间。
七、鱼塘生态修复—宜昌运河公园
宜昌因为三峡和葛洲坝水库而闻名于世,被称为水电能源之都,坐落长江边上,地貌以丘陵山地为特色。运河公园位于宜昌市“城东生态新区”,地处丘陵地貌的低洼地,场地内现状主要为12个废弃的鱼塘,内有一小型水电站。北侧为宜昌运河,南界城市道路(东运陆),西侧邻高架铁路桥。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迅速扩张的城市使原来近郊的农用土地迅速成为新城市的开发用地,而这处12公顷、不宜用来开发的土地,有幸成为新城的公园用地。
场地为废弃的鱼塘,共有大小12个,非常单调的景观。场地中心区与周边城市建设用地高差有10米左右,使公园的可达性成为一大挑战。公园北侧被一条宜昌运河所环抱,这条开凿于60年前的运河一直是城市用水的主供饮用水源,服务于近十万城市人口,同时利用水位高差发电。但由于上游及两岸的管理不善,河水已被严重污染,为劣五类水质,目前已不能为城市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场地内有两处工业遗产,韦家咀水电站是宜昌水电文化的一个缩影,50年前长江开关厂正式投产,目前已经停产关闭。
经过巧妙的设计,使鱼塘成为水体净化器,并引入林丛、栈道、廊桥和亭台,通过最少的干预,使之成为新城的“生态海绵,”净化被污染的运河的水体、缓解城市内涝,保留场地记忆,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别具特色休憩空间。本设计探索了一种将城郊农业景观转化为城市“绿色海绵”的设计途径,通过最少的工程改造,使昔日的工、农业“废墟”成为具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和游憩景观。设计中对场地工农业遗址的利用和转化,不但使公园有了文化的记忆,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步行系统和驻亭空间的设计都体现了对地形的适应和利用;绿化方式,特别是丛林式的水杉版斑块,有效地改变了原场地单调的景观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态和体验空间。
八、采矿地生态修复—苏州真山公园
真山公园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境内,距苏州市中心10公里,规划面积约75公顷。它被国道312、真北路、华金路、通浒路围合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真武路穿越场地中部把场地划分成东西两大块,整个场地形成一个东部狭窄西部开阔的狭长区域。场地内部大小真山区域不仅植被丰富绿化率高而且存在着许多古墓遗址,具有文化和植被丰富的双重优势。近大真山附近因为原先的开山挖石而形成了很大的采石坑,现状形成了面积很大的湖区,虽然杂草丛生但是动植物群落丰富,山和水的组织也形成了很好的山水格局。此外场地外围存在大量的安居房,对公共绿地的使用有非常迫切的需要。
设计尊重场地自然现状,在构建“海绵公园”和建设“生产性的低维护景观”两大策略的指引下,将残破的山体、持续恶化的垃圾场摇身转变为一个看的见青山,望的见碧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公园,为建设水弹性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真山公园整体以一条长约1公里的慢行系统贯穿南北两大片区,联系着各功能区;慢行系统由钢格栅栈道及红色玻璃钢座椅组成,是集合游客漫步,观光,休憩、科普教育等一体的带状功能体验。
九、河流生态修复—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项目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的河东区三里河沿岸,项目占地约135公顷,绵延全长13.4km,宽度约100-300m。市主城区虽西傍滦河,但由于地势整体低于滦河河床,高高的防洪大堤维系城市的安全,却被隔离在外,有水却不见水。三里河作为迁安的母亲河,承载着迁安的悠远历史与寻常百姓许多记忆。历史上的三里河受滦河地下水补给,沿途泉水涌出,清澈见底,暑月清凉,严冬不冰。但在70年代以后,由于城关附近工业不断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同时,随着区域水资源的减少,滦河水位严重下降,三里河干枯,河道成为排污沟,固体垃圾堰塞河道,昔日的母亲河成为城市肌体上化脓的疮疤,更是广大居民心中的剧痛。
设计综合运用雨洪生态管理的渗透、滞蓄和净化技术,以及与水为友的适应性设计,并结合污染和硬化河道的生态修复,用最少的钱干预,保留现状植被,融入艺术装置和慢行系统,并将生态建设与城市开发相结合,构建了一条贯穿城市的、低维护的生态绿道,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系统服务。三里河从一条无水而且被污染的河流,经过生态修复后,成为一条生机盎然、亲人的河流。
十、城市废弃地生态修复—海口美舍河凤翔公园
项目位于美舍河中游,是美舍河最重要最大的景观节点,是美舍河海绵城市展示的窗口,场地设计面积为78.52公顷(包含水域面积)。河流污染治理的核心是要雨污分流,第一是截污,第二是根据海绵城市的理念布置海绵设施(缓坡草地、雨水边沟、生态驳岸挡墙、台田湿地)来达到雨水的蓄、滞、渗、净、用、排,同时也营造了河流密林、湿地、浅滩的河流生境;第三将现状游步道高差降低,让人们可以直接亲水,同时设置自行车道路,来满足不同人群的体验需求。
设计上,运用台田、密林、果园、湿地岛链等大地景观的手法展示凤翔公园自然之美;生态上,通过人工潜流、表流湿地最大限度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同时,以乾坤湖为核心营造白鹭生境;城市休闲方面,充分考虑城市综合公园的需求,提供满足市民休闲的活动场地及慢行步道。最终将凤翔公园打造成展示海绵理念、满足市民休闲需求、展示海口景观特色的综合性生态城市湿地公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大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千玉锦关于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建议生态保护和修复事关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土安全,在“两山理论”及“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持续推进了大规模国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以及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作为一种推崇长期价值,防范社会风险的新理念和国际投资领域的通用评判标准,ESG日益受到国内各方的高度关注。国家能源集团准确把握ESG发展的时代脉搏,紧密结合集团“煤电化路港航”全产业链和一体化的经营特色,统筹做
近日,《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运行水位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正式获得生态环境部批复,为乌东德水电站实现975米正常蓄水位运行奠定了法律基础。乌东德水电站地处云南省禄劝县和四川省会东县交界的金沙江干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工建设并投产的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是世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工业固废堆场问题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日渐显现,对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和旧垃圾场进行土壤修复是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内容的一个重点。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及工业固废堆场问题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问题日渐显现,对已封场的垃圾填埋场和旧垃圾场进行土壤修复是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内容的一个重点。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研究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有效措。详情如下: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的通知冀自然资办发〔2022〕33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我国矿山修复工作难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由来已久,早期粗放式的开发方式,造成了地灾隐患突出、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矿产开采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几乎遍及全国,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系统。截至2018年底,全国矿山开采占用损毁土地约5400多万亩。其中,正
导读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生态修复保护的关注度与重要性也大幅提升。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与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相衔接,提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
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国办发〔2021〕40号)(以下简称“《意见》”)。为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意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改革方向,研究设计改革政策措施,从总体要求、参与机制、重点领域、支持政策、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明确了相关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关停露天采石矿山,开展宕口生态修复,昔日一处处生态“疮疤”如今变身花园、良田和林地。更令人期待的是,“十四五”期间,全市现存所有废弃露天矿山宕口将全部完成生态修复治理。
12月1日,从“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云南省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稳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全省需修复治理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采点)占损土地资源总面积约4万公顷;争取至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吴先勇说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储能在不断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和需求,发挥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成为实现能源科技革命的重要保障。而储能系统产品的创新迭代,成为引领储能行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当下,在业内集装箱储能系统主流产品仍以5MWh容量主,而在ESIE2024储能展会期间,蜂巢能源、瑞浦兰钧、比亚迪
11月2日,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重点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交通等行业深度脱碳技术和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的分布式能源
11月2日,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指出,开展重点领域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重点突破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示范。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技术研发,加强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探
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编制了《“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针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
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联合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并于11月2日发布。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气象局林草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社〔2022〕2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
摘要:我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大国,农药品种包括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和菊酯类等多代农药。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主要发生在农药生产场地和农用地,其中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具有多代农药混合以及有机溶剂复合污染等特点,这类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安全利用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因具有修复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点,化学氧化药剂已成为土壤修复采用的主要药剂。然而化学氧化药剂缺乏靶向性,过量使用易造成土壤理化性质破坏和二次污染。因此,农药生产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亟需加强绿色修复药剂的研发以及药剂与修复设备的联动。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与近日公布,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特性与调控机制、建筑水系统微循环重构技术研究与示范、黑臭水体仿生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排水管网问题排查与整治关键技术与应用等多个涉水项目及垃圾处理项目获奖。华夏奖字〔2021〕第1号关于发布“2020年度华夏
八干渠是廊坊市区的一条主要排水河道,近年来,随着廊坊市城区的不断扩大,该河道所担负的排水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八干渠底泥中的污染物质是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的,对水质的影响也比较持久,污染底泥的释放从很大程度上减缓和限制了水体治理成效。因此,对底泥污染的治理是城市河道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太原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已经印发,详情如下:太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太原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并政办发〔2018〕4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综改示范区、不锈钢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各有关单位:《太原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
3月7日至9日,由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恒通环境)参与协办的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在深圳成功举行。围绕ldquo;厂网协同,提质增效,提升景观水体水质rdquo;的主题,中国水协领导、行业专家、业内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展开了深入交流。恒通环境CEO、高级工程师、中国环保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强化对水利、交通、能源、农业、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军事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业草原等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在国土空间规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无疑为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西北
据东坤资产消息,2025年3月24日,湖口县人民政府与东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湖口县成功举行了湖口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湖口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额21.35亿元,分期建设,将分为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两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近期,葡萄牙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葡电”)董事会主席安东尼奥·洛波·泽维尔一行到访三峡集团。在参观三峡工程期间,泽维尔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就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能源企业引领转型发展、葡电与三峡集团合作前景等话题分享了观点。“三峡工程的效益远不止于能源”访问期间,泽维尔参观了三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日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2025年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名单》。今年,川渝将携手共建320个重点项目,涵盖了两地交通、能源、水利、产业、科技、消费及生态等多个领域,其中涉及多个环保项目,北极星汇总如下:1、长江上游凯江、郪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2、龙溪河生态修
2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25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根据通知显示,内蒙古将坚定不移完成“五大任务”实施方案中明确的2025年目标任务。坚决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印发《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规划纲要》,加快推进自治区防沙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近日下达2025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出,全力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统筹能源生产供应和能力储备,继续做好煤炭供应保障和天然气增储上产,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批复,力争国家新核准煤矿项目3000万吨以上,全年煤炭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蓄势之年,自1月初以来,多个省市自治区陆续公布省级2025年度重点/重大建设项目名单,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奋力实现“开门红”。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发布2025年重点工程项目相关投资计划,总项目数超1.3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