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土十条”的新意味

2016-06-24 13:12来源:中国发展观察作者:杜悦英关键词: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份报告还提到,目前我国废弃矿山的复垦率仅达10%,需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废弃矿山面积约150万公顷,其中,重金属矿区占30%,超过700处,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安徽、河北等地需治理的废弃矿山占总数的41%。

据估算,2016-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空间约849亿元。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是未来“十三五”期间我国土壤修复的主要市场。

污染盘面的清点,加之政策的利好,土壤修复产业的未来“看上去很美”。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眼中,情况并非这么简单。

“土壤污染修复的市场确实很大,但关键还要看‘土十条’下一步如何落实。包括政府如何引导、市场如何放开、资金来源如何解决、企业从事相关业务的资质如何统一和标准化”,河北环保治理运营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峰对《中国发展观察》表示。

袁峰说,国内现在对从事土壤污染修复的企业尚无统一的、法定的从业资质认证;土壤修复市场被少数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垄断,市场没有充分放开。这些原因造成一些中小民营环保企业即便想开展相关业务,却常常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他还呼吁“土十条”在政策细化过程中更进一步规范责任主体,明确污染治理方案的推行部门,制定一套原则和程序,各个部门都要遵循,各司其职、有序协调。

重庆德润新邦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培权,则对目前土壤污染修复中常见的“非规范修复”忧心忡忡。他告诉《中国发展观察》,业内存在企业低价竞标、压缩工期的现象,许多污染场地未被规范地修复,修复不到位或修复过度。他建议,针对不同污染物或行业,分别制定统一的土壤修复标准和规范化细则,从而切实保证修复质量。此外,他支持“原位修复”的治理理念,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修复过程中因污染物运输等原因带来的二次污染。

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学者和企业人士尤为关注。前述报告对国内2007-2015年间、项目总资金达89.78亿元的316个土壤修复项目统计发现,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资金(项目数量占比63%)、自筹资金(项目数量占比14%)、财政与自筹资金组合(项目数量占比21%)、其他来源资金(GEF赠款、搬迁补偿资金和未明确实际来源的多渠道筹措,项目数量占比2%)。总体看来,我国目前尚缺乏高效的污染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和资金投入机制。

谷树忠研究员表示,以目前国内的土壤污染情况来看,土壤污染防治所需要的资金量往往较大。在以往,许多民间资本因投资见效慢,对土壤污染修复市场的兴趣不大。“土十条”提出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他说。

未来之路

“土十条”有一张具体的“任务时间表”,近到今年年内,远至2030年,各需达到什么治理目标,由哪些部门来负责,非常明确。

接下来有哪些事情是“当务之急”?在谷树忠研究员看来,进一步开展更加详细的土壤污染本底调查,对土壤污染情况分类、分级,进一步明确具体的污染源、污染者,依然是必须要做的事。其次,土壤污染的差异化治理非常重要。此外,治理后的地块如何有效再利用,应当打破各权力部门的局限,实现统一认识。

薛南冬研究员认为,“土十条”提出的诸多措施(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严格管控受污染土壤环境风险、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研发土壤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和产品等)的落实,将有力推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和土壤污染防治咨询服务、装备药剂生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

此外,需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我国现有法律只是对防治土壤污染的原则性规定,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条文也分散在多项法律法规中,因此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有效地整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形成预防、管控、追究与损害担责的完整逻辑过程、协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合力。

在陈保冬研究员看来,加强对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传统的污染土壤修复主要以客土、土壤淋洗、施加稳定剂等物理化学方法为主;此外也有一些新型的环境功能材料应用于污染土壤修复。但是,传统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对于治理严重污染土壤虽然时间短、见效快,但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费用、二次污染等风险。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特定植物或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或生物法与其他方法联合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植物可在其自身的生长过程中吸收、累积和转化重金属,从而起到修复土壤的作用,而菌根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则可对宿主植物的“工作过程”起到助力作用,因此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长远来看,生物修复法是非常有潜力的土壤修复技术方向”,他表示。

原标题:政策 | “土十条”的新意味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十条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