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乡村遭遇“垃圾围村”困扰 如何能根治“污染下乡”?

2016-07-04 13:22来源:桂林生活网作者:周绍瑜关键词:生活垃圾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围绕着垃圾场,村民们自发展开了一场“抗争”。前些年,这里曾一度爆发村民堵路,不让垃圾车进场的事件。在村民们的一再要求下,最近两年情况有所改观:垃圾场引入了污水处理设施,受污染的农田也得到了补偿。

村民们提供的一份《协议书》显示,2013年,县环境卫生管理站与拉麻村签订了协议,其中关于“水源污染补偿事宜”一项有如下描述:“对利用受污染水灌溉的水田,在渗漏液治理工程期间,甲方(即环卫站)同意乙方提出的补偿标准,按每亩水田补助乙方1000斤干谷(以当年市场价,现金支付)……”。

拉麻村村民小组长韦光付说,仅是拉麻村获得补偿的农田就有70多亩,还有其他几个自然村的农田也得到了补偿。如今,当地政府已答应帮助村民实施整体搬迁,但搬迁的事情至今没有进展。

因为垃圾与地方环卫部门产生矛盾,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县城、乡镇也在不断上演。

龙胜各族自治县一位环卫系统工作人员称,目前在桂林各县以及一些大的乡镇,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仍以填埋为主。随着村民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反对在村庄周围建垃圾场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已建成的垃圾填埋场,则不断与政府部门进行“谈判”。

“乡镇的垃圾填埋场由于资金、设施等缺乏,要解决污染的问题比较难,臭味难闻,污水渗漏,周边的村民难免有意见。”阳朔县一位基层的环保工作人员说。


青山环绕之中,拉麻生活垃圾填埋场里的垃圾很是扎眼。

成倍增长的垃圾

沿着拉麻村后的山路,驱车不过5分钟,就能看到这个垃圾填埋场。站在高处望下去,山沟中一片花花绿绿的垃圾,走近垃圾场,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在现场,一辆大型铲车正在将垃圾推齐、堆高。

随行的村民说,原本这里是溪流的河床,垃圾填埋在这里后,当地在溪流的上游打通隧道,将溪水改道。“原本溪谷很深的,这些年垃圾填平了溪谷,起码填了十多米高。”村民们说。

记者从龙胜各族自治县环境卫生管理站了解到,拉麻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08年11月正式投入运营,根据规划第一期库容预计能使用5年。在填埋场启用之初,该垃圾场只负责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垃圾处理,这些年又将距离县城20公里内的垃圾纳入了处理的范围,包括龙脊等几个邻近的乡镇和景区。

“以前进场的垃圾量每天只有25吨左右,这两年已达到50吨每天,并且还在逐年增长。”龙胜环卫站副站长石涌良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该垃圾场处理的垃圾量达1.7万吨,2015年1.9万吨,今年预计超过2万吨。

对于那些没有纳入县城垃圾场的乡镇来说,垃圾处理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江底乡距离县城约40公里,全乡有8个行政村,人口仅有8800多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乡镇,垃圾的处理也是难题。江底乡人大主席吴京航介绍说,目前全乡的垃圾基本上以焚烧处理为主。全乡范围内,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村寨,一共建了28个小型的焚烧炉,偏远村寨的垃圾处理基本靠这些小型焚烧炉处理。在乡镇的集镇区旁,另外建有一个日处理量约10吨的大型焚烧炉。“仅仅是集镇的焚烧炉,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就达5吨,而这两年垃圾量还在不断地增长。”吴京航说。

阳朔县葡萄镇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站长黎伦钧自2002年起一直在乡镇从事环保卫生工作,对这10多年来乡镇垃圾量的增长情况感触颇深。

黎伦钧说,2002年,他还在兴坪镇任职。兴坪是一个旅游重镇,游客多,每日产生的垃圾量也大。在那时,兴坪集镇的垃圾量每天能达到25吨。随着垃圾量逐年增加,原本位于兴坪集镇附近的一个小型的垃圾填埋场已经严重超负荷,周边村民意见也大。2006年,当地重新启用了一个新的垃圾填埋场,距离集镇约 13公里。“最近这两年,兴坪镇每天的垃圾量已达到50吨,比10年前翻了一倍”。

原标题:乡村遭遇“垃圾围村”困扰 如何能根治“污染下乡”?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填埋场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