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郑州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附项目表)

2016-07-08 11:2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七、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二十四)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

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工作。取缔保护区内排污口,拆除、关闭一级、二级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活动,维护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置的标志标识。开展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建设,进一步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依法取缔和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口。优先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雨污分流工作,建立并落实区域内雨污分流管网的管理机制。

市环保局牵头,市城管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等参与。

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对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两年开展一次全指标监测,各县(市、区)对不达标的饮用水水源地要编制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工作方案。各县(市、区)要制定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每年开展一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演练;完善应急处置技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防控能力,降低突发状况对饮用水源的影响。2018年年底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周围应建设物理或生物隔离设施。

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城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参与。

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郑州市各级人民政府及供水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郑州市区2016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自2018年,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饮水安全状况信息要向社会公开。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逐步开展水质生物毒性预警体系建设。

市环保局牵头,市城管局、水务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城市供水企业要确保供水设施和管线等埋地设施质量良好,加强供水设施的巡检、定期维护、更新改造等的制度建设和落实。增加对水源地进厂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日常检测项目和频次,制定并落实应急净水技术方案,配备相关物资和设备,完善信息报告、应急指挥、应急检测、应急生产调度等制度,确保供水安全。

市城管局负责。

(二十五)保障南水北调中线郑州段饮用水水源安全

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郑州段)水质安全。严格执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划方案》。建设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郑州段)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预防,完善水质的实时动态检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预案,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工程监管、污染联防、应急处置等制度,确保输水干渠水质安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的郑州市、航空港区、新郑市、新密市、荥阳市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总干渠水环境安全。

市南水北调办牵头,市环保局、水务局、城管局、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保障受水区水质安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的郑州市区、航空港区、上街区、中牟县、荥阳市和新郑市区域地表水厂要配套建设企业水质检测设施,要同步建设进、出厂和管网水量、水质与主要运行参数在线监控及传输系统,实现信息及时传送。统筹考虑应急或备用水源建设,强化供水安全保障。

市城管局牵头,市卫生计生委、水务局、南水北调办等参与。

(二十六)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严格落实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清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设施,建立水源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纳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专项检查范围,开展执法检查。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

落实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办法,依法规范水源保护区域、保护范围,全面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水源安全。对人为因素引起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或工程损坏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要严肃追究责任,督促限期整改。

市环保局、水务局负责。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设立水源保护区标志,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加强饮用水水源标志及隔离设施的管理保护。推进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分期分批调查评估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要加强执法监管和风险防范,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水源安全。

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参与。

提升水质监测及检测能力,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建设以及消毒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运行管理。集中式供水工程,按要求配备安装水质净化和消毒设施设备。“千吨万人”规模以上(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或受益人口1万人以上)的供水工程,要尽快建立水质化验室,配备相关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做好日常水质检测。

市卫生计生委牵头,市水务局、财政局等参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