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郑州市碧水工程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附项目表)

2016-07-08 11:2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十七)防治地下水污染

每年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进一步完善“双源”(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和矿山开采区、重点工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石油化工生产销售区、农业污染源、高尔夫球场等典型污染源)基本信息,建立较完整的地下水基础信息库。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产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严格按照建设规范建设、运行。加油站地下油罐应于2017年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应实施封井回填。加强全市地下水污染监测,提高地下水污染评价能力,为地下水污染控制提供支撑。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

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局等参与。

八、推进市场化改革

(二十八)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加快水价改革。各县(市)尽快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建制镇也要积极推进。2020年年底前,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

市物价局牵头,市财政局、城管局、水务局等参与。

推进污水处理费改革。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不应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成本,加强自备水源用水户污水处理费征收。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高于地表水,超采地区地下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高于非超采地区。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制度,相关收费要应收尽收,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不足部分地方人民政府可暂给予补助。

市物价局牵头,市财政局、城管局、水务局等参与。

(二十九)建立激励机制

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产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环保局等参与。

完善企业污染治理引导激励机制,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建立起高效灵活的投资融资体系。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支持循环经济、污水处理、水资源节约、水生态环境保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

严格限制环境违法企业贷款。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产业集聚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环保局、水务局、城管局等参与。

完善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探索采取横向资金补助、对口援助、产业转移等方式,完善饮用水源地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完成现有排污单位初始排污权核定,推进排污权交易,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贯彻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税收、进出口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

市环保局牵头,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等参与。

(三十)完善资金投入模式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推广收费权质押、股权质押、项目收益权质押、特许经营权质押、排污权质押等融资担保。采取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授予开发经营权益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水环境保护投入。重点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城市地下廊道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财政局、环保局、城管局等参与。

增加政府资金投入。积极申请中央和我省财政资金支持本行动计划。各级财政要统筹安排水污染防治资金,适应水污染防治任务需要,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重点支持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河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搬迁及污染防治、节约用水、水生态修复、应急清污等项目和工作。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及运行费用分级予以必要保障。

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城管局、水务局、畜牧局等参与。

(三十一)强化科技支撑

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约用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水生态修复、湿地恢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等适用技术。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水处理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示范推广控源减排和清洁生产先进技术。

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环保局、城管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等参与。

攻关研发先进技术。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省科技重大攻关、市重大科技专项等研究成果为依托,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引进及应用,对治污设备进行目标导向的新、改、扩建。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河道原位生态强化净化、清洁河流构建等技术的研发。

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城管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卫生计生委等参与。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废止妨碍形成全市统一环保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加强环保产业培育,扩大市场规模。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鼓励实行污染防治设施第三方运营,在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置等领域,扶持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环保局、城管局、财政局等参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