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打造海绵城市 看各地如何各显神通

2016-08-05 09:04来源:中国生态修复网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环境修复PPP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6月至7月,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等地相继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引发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城市内涝等灾害,使得海绵城市再度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然而,解决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需要一套完整方案,不能盲目进行,要针对城市不同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建设方式。2016年,海绵城市试点进入第二年,首批16城面临中期考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如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各显神通吧。

南宁:生态治水,率先推行PPP模式

2015年,广西省南宁市以第一名的答辩成绩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探索城市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的转变。目前,有“水城”之称的南宁市,经过一年的建设,形成了阶段性的“南宁做法”:充分发挥每平方米绿地的海绵化作用,积极引入绿地周边“客水”,利用雨水“断接”等技术措施使雨水“分散开、慢下来、吸进去、降污染”;通过地表径流流域治理、地下管网综合整治,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强化灰色基础设施功能,有效削减地表径流污染,对城市河湖进行生态修复,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科学合理地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各相关部门运行机制,实现对雨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利用。同时,在对以石门森林公园为主的公园绿地、公共建筑、道路立交、既有小区改造的过程中,南宁还边学边做边总结,将石门森林公园及周边小区、会展中心、竹溪立交桥、市人大连片建成约1.6平方公里的区域,涵盖公园绿地、公共建筑、住宅小区、道路立交四大类型项目。

                                                                                      南宁石门森林公园的海绵城市化改造工程目前已显现出靓丽的景观

此外,在资金筹集方面,南宁市率先推行PPP模式。所谓PPP,是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社会资本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政府则在法律框架内给予其相应的特许权益,此举将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2015年2月,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项目作为申报国家PPP示范项目的第一批重点项目,是广西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建设项目,实现了城市生态治理投融资模式的制度创新,为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模式。目前,广西向全区征集了适宜采取PPP模式的项目,经过审核评估,筛选出单体投资规模较大、长期合同关系清晰、收益比较稳定,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23个项目作为自治区示范项目,鼓励先行先试。

目前,“南宁海绵”城市的雏形已经随处可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新建大批人工湿地、水塘、人工湖,大片植树栽花、大幅提升绿地率,地面停车场铺设多孔砖,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都在满足城市居民使用功能之余,具备了内涝防治的“海绵”功能。

原标题:建设海绵城市,看各地如何各显神通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水环境修复查看更多>P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