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作“好猫”丨形形色色的环评 万变不离其宗

2016-08-08 08:24来源:贤读乱书作者:林漳关键词:环评环评法环境影响评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后,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空前加大,但由于历史原因,仍有大量的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存在。于是,为了解决新《环保法》实施前遗留的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眼下各级政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清理整顿工作,对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予以备案,发放排污许可证,并纳入监管,从而解决建设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因此,为了配合此次清理整顿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形式——现状环境影响评价

那么,现状环境影响评价是否也是环评?其与平日所提之环评有何不同?

平日所提之环评,乃是《环评法》所定义之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就定义而言,环评应为(事前)预评价,是建设项目建设之前(一般在可研或初步设计阶段),针对其环境可行性所进行的论证。简而言之,环评就是要回答“产生何污染”、“影响程度如何”和“采取何种措施”,即所谓之“核心三问题”。

环评中,工程分析正是在回答“产生何污染”。它采用类比法、系数法(如污普系数、产排污手册等)、物料衡算法等方法,通过对项目的产污环节、污染源分布,以及污染物源强的统计和分析,核算出项目污染物的产排情况。既然污染产生了,那么又一问题出现了——“影响程度如何”。环评就是通过运用各种数学或物理模型,对产生的污染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来加以回答。最后,根据“影响程度”的不同,采取合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以预防或减轻这种不良的环境影响,此正就回答了“采取何种措施”。

本人以为,平日所提之环评,可称为“狭义环评”,而“广义环评”还应包括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

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现状评价”,顾名思义,就是对已投入正常运行的项目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事后)评价。现状评价区别于预评价之处在于,其以污染源现状监测来回答“产生何污染”,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来回答“影响程度如何”,以评估现行措施的有效性来代替回答“采取何种措施”。总而言之,现状评价就是以实测结果为依据的评价。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评查看更多>环评法查看更多>环境影响评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