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PPP项目落地的关键在于完善投融资机制

2016-09-02 10:19来源:济邦咨询微信作者:汪国旺关键词:PPPPPP项目PPP模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社会资本还须苦练内功

1、关于社会资本的认知问题勿须多言,但确实客观普遍存在。比如,就有投资人问道,PPP项目怎么还要交履约保函,应该是政府先给预付款,最多我们从预付款里拿一部分作为履约保证;再比如,他们认为市政道路这些有什么好运营的,所以还是应该竣工验收后就交给政府,殊不知PPP强调的是项目设施运营绩效的责任主体在于社会资本并与政府付费挂钩,从而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这才是实质,而不在于项目运营维护的内容多少或难易程度。总之,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期望社会资本积极介入也只能是奢望。

2、90年代及之前,国内社会资本还很稚嫩,当时的投资项目引入的多为外资。如今,国内社会资本(包括国企、民企)已具备足够的资本实力和专业能力,所以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已鲜见外资身影。但相对于PPP项目的综合性要求,国内社会资本仍有待加强运营等薄弱环节。目前,PPP领域活跃的知名企业其主营业务多为施工或者设备供应商,已经习惯了短则一年、长则三年的短期服务合同,对于PPP项目少则十几年的合作期很不适应。建议有意在PPP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还应继续提升综合实力,制定清晰的市场竞争战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短期比较务实的选择是组建联合体,共同参与竞标。从金融机构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看,只有社会资本综合实力足够强大,足以实现PPP项目的绩效要求,方能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收益水平。

金融机构应争当积极的“第三者”

如前文所述,很多项目在融资问题上碰壁,症结其实不限于融资这个环节。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值得关注:

1、之前“标准”的流程是,等社会资本中标后银行再去接洽。实际上,金融机构应该从PPP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就积极介入,特别是项目准备阶段。否则,等项目实施方案都已经政府批复,木已成舟再去修改交易结构和边界条件就难了,万一其中存在重大瑕疵,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融资就会给项目落地带来极大的被动。有投资人就曾向笔者反映,有两个项目都已中标半年多,但都卡在银行贷款环节,迫于政府方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往里投自有资金,实在“鸭梨山大”。最近笔者与财政部PPP基金公司交流也发现,它们也是市场化运作,对于项目实施方案有明显瑕疵的也是肯定不投的。

实操中,金融机构介入方式值得再探讨。之前外环北路项目采取的方式是,在市场测试时将实施方案同步发给潜在社会资本和银行等意向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也可与社会资本以合法方式组成联合体一起投标。另外,成都自来水六厂B厂BOT项目(国内水务项目第一例)的做法是,中标社会资本通用水务和丸红株式会社成立项目公司后,由项目公司为主体与亚洲开发银行(ADB)、欧洲投资银行(EIB)等金融机构集中进行融资谈判,达成一致后再同步与政府方正式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此案例的借鉴意义在于,可以在项目协议谈判阶段让潜在融资机构深度介入,从而确保PPP项目合同签署后即可完成融资交割。

相比较于政府方和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对于PPP的认知程度至少在信息上是处于劣势的。通过上述积极介入,也能比较好地弥补这一劣势,从而通过对项目交易结构及协议体系的把控做出科学决策,而不是简单地看项目是否入库、是否沿海发达地区等。

2、摆在各金融机构面前一项比较严峻的挑战是,适应PPP模式特点的金融产品太缺乏,主要依赖银行贷款,更准确的说是传统的主体担保贷款。其实,从PPP项目本身的现金流特征来看,只要项目风险分配合理,完全能实现比较稳定的现金流,从而非常适合采取国外比较常用的项目融资方式,即以项目本身的资产和现金流作为偿债来源和保障,不需要另外提供担保(无追索)。以此为基础,可以做大量的创新和探索,比如资产证券化、项目收益债、项目支持票据等结构化的融资产品。虽然相关政策和讨论中提出的方式已经很多,但实际落地的却很少,症结在于需要各金融机构突破原有的决策机制,重点完善项目风险评估体系。还是以成都自来水六厂B厂BOT项目为例,贷款银行为该项目设立了非常严密的现金流管控流程,按顺序如下:

(1)项目收入首先全部进入人民币监管账户;

(2)从人民币监管账户进入人民币营业账户的额度包括:全部税款,110%的月运营成本,预算内资本支出(设备购买更新费用),优先融资成本(手续费,循环贷款利息),其他运营成本;

(3)从人民币监管账户进入美元还本付息账户的额度包括:下一个预定还本付息日贷款到期应付金额(每半年还本付息一次)的1/3;

(4)从人民币监管账户进入美元还本付息储备账户的额度包括:下期还本付息总数(半年的还本付息额);

(5)有剩余的,再按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基金,由人民币监管账户转入职工福利基金账户;

(6)人民币监管账户余款最后进入人民币专项付款账户,项目公司可自由支配。

一言蔽之,只有深入辨识PPP项目的各类主要风险并采取科学严谨的控制措施,方能做出合理的融资安排,也不致于所有金融资本几乎清一色地偏好债权或明股实债的合作方式。

原标题:特别推荐 | PPP项目落地的关键在于完善投融资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