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余热余压政策正文

山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附项目表)

2016-09-23 14:07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余热回收循环经济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存在的问题。

1.政策措施和发展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我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并颁布了《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但要把循环经济作为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综改的基本路径,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机制。亟需在区域、企业之间研究制定循环经济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建立责权统一的协同联动机制。需要大力推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立循环经济标识制度和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认证。更要持续加强循环经济考核评价,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通过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措施和推进发展机制,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循环经济关键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仍与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循环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热工及热能转化,粉体材料以及资源高效转化等相关技术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在循环经济技术装备上,一些大型煤气化炉、甲醇反应器及催化材料、关键泵阀等零部件省内尚缺乏研发和制造技术。低热值煤发电是我省重要的循环经济推进领域,但煤炭清洁燃烧发电产业技术相对落后,省内百万千瓦级高参数、大容量超临界机组尚属空白。在煤炭延伸产业链方面,煤合成油技术尚需进一步突破、煤焦油深加工程度不足,成为延伸发展的屏障。城市和社会领域的循环经济技术仍需深度开发,城市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城市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尚处于工程示范阶段,尚未得到推广应用。突破这些技术路径对循环经济的制约,还会释放出更大的循环经济活力。

3.“循环不经济”的困境。

资源型产业发展的趋同化、产品链条短、循环化改造成本高、部分技术应用不成熟、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致使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时而存在“循环不经济”的现象。单纯追求“循环”而忽略了市场的承受能力,也导致了下游循环经济项目和产品同质化,如新型墙体材料、水泥等产业虽然较大地消纳了大宗废弃物,但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了市场竞争,加之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落实“禁粘”不到位,致使建材领域一批循环经济企业效益下降;还有多数煤焦化工业园区整体化工产品回收设施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产品重叠、单一,缺乏多元化和深加工,优势资源的整体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再有一些循环经济项目存在初期投资大、短期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致使企业陷入内部成本居高难下的经营发展困境,阻碍了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一些大型的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如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受国内、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影响较大,使部分项目经济可行性存在较大变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落地和规模化建设。

二、面临的新形势

(一)“绿色化”“低碳化”引领新型的能源革命。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国家提出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发展思路。能源革命强调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我省要紧抓“能源革命”这一战略机遇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和电能替代的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以构建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的循环经济体系为引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领域合作,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低碳型”转变,真正走出一条“黑色能源绿色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二)经济新常态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

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未来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新常态为加速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更多的领域和资源条件,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我省作为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深化改革,紧扣资源型经济转型这个主题,以循环经济为路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把循环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在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创造新的增长极。

(三)新空间战略加快循环经济拓展和合作。

国家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等重大战略,我省要积极对接,立足主体功能定位和自身优势,创新合作机制体制,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市场要素对接对流、社会保障共建共享为重点,突出发展开放型经济,把循环经济作为实现资源型省份可持续发展和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途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重点引进新型煤化工、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等先进技术和产业,输出轨道交通、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优质产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使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成为我省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促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四)“互联网+”激发循环经济创新活力。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我省要积极发挥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循环经济重点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探索“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及路径,推动和引导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间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搭建“互联网+”开放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市及其他国家在能源、装备制造、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交通建设和运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使“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五)生态文明建设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引领循环经济发展。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优化自然生态,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经济与生态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文明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双赢,是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追求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引领循环经济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发展。我省要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基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路径,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以及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行动体系,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省循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和改革创新为主线,坚持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切实加强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不断深化社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培育一批可推广复制的循环经济示范模式,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转型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减量优先、高效利用、安全循环相结合。

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积极推进各类园区、重点企业的循环化改造,通过对区域内物质、能量、信息的集成,实行资源联供、产品联产和产业耦合共生,提高资源产出率,避免资源低水平利用和“只循环不经济”。强化监管体系建设,防止二次污染,确保再生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安全循环”。

(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

健全法规标准,完善经济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完善责权统一的协同管理机制,统一部署,有效推进各部门协同联动、政企协同合作、投资项目协同监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开放格局。

(三)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相结合。

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各产业,城市、园区、企业各层面,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培育一批示范典型,推动循环经济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在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潜力巨大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快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力争取得突破;坚持典型示范和点面结合,循环经济发展融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融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四)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相结合。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项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全省循环经济的布局,确保经济要素的集约和优化配置。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使用调整相结合,改造存量、优化增量,优先把土地供应给用地集约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项目,实现资源利用可循环、环境容量可承载、经济发展可持续。

(五)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

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规划引领,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调动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改造、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发展循环经济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余热回收查看更多>循环经济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