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技术正文

【干货】接触氧化菌的培养、驯化及其发生的问题分析

2016-11-10 11:13来源:环保零距离关键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接触氧化法常见运行故障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活性污泥在没有达到各项指标的情况下,浓度提升困难。

这里指的活性污泥各项指标没有达到控制值的状态,主要是指针对活性污泥控制指标中的 SV30、MLSS、F/M值。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例,通常控制的SV30在25%左右,MLSS值在2000~2500mg/L左右,F/M值在0.2以上。如果没有能够达到这些指标的控制参考值,我们认为活性污泥法是有调整提升的能力的,也是有必要提升活性污泥浓度的。(1SV30: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它是分析污泥沉降性能的最简便方法。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在无其他异常的情况下,SV30可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城市污水厂SV30值一般在15%~30%,工业废水处理SV30值相对要高。测定SV30的器皿一般是1000mL的玻璃量筒,有些单位用100mL量筒测定。2MLSS: MLSS是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 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生活污水一般MLVSS/MLSS=0.7,MLVSS指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F/M: 有机负荷率(F/M),也叫污泥负荷。F指的是有机物,M指的是微生物。有机负荷率F/M: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有机物的数量,或生化池单位有效体积在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数量,单位kgBOD5/(kgMLSS.d。)

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及应对方法

1、曝气过度,溶解氧值控制过高

2、营养剂投加不足

3、溶解氧值:活性污泥浓度提升困难时需要确认溶解氧的控制值,当超过5mg/L时,可以认为这样的溶解氧长期存活的话就会对活性污泥的进一步增长产生抑制

活性污泥池浮渣、泡沫故障

1、活性污泥浮渣产生源头:曝气池产生的浮渣主要来自曝气池自身的活性污泥系统不正常代谢,也有部分是流入生化系统的无机颗粒,经过曝气浮于水面。浮渣大凡有两种:一是:污泥反消化后导致沉淀的活性污泥上浮;二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缺氧严重导致厌氧污泥上浮,这些上浮的活性污泥就会成为曝气池的浮渣。

2、泡沫和浮渣的关系

泡沫的形成可以归结为水体黏度增高所致。导致黏度增高的原因主要有:水体有机物含量过高,曝气池混合液活性污泥老化,进流水富含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丝状菌膨胀等。其中,因为丝状菌过渡繁殖导致的泡沫和浮渣在实际生化系统运行中最难得到根治和去除。其它原因导致的泡沫和浮渣相对来讲其周期不会太长,通过调整运行控制工艺的参数和进水控制,却能很好的恢复系统状况。

泡沫和浮渣的关系,我们在实践通常看到的是泡沫可以不断积聚,最后形成浮渣。但不是所有的浮渣都是由泡沫转变而来的,直接由污泥上浮产生的浮渣也很多见。由于泡沫形成过程中会粘附生化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和无机悬浮颗粒,所以泡沫持续时间的长短,泡沫本身的黏度、活性污泥的状态等决定了浮渣积聚的程度。

3.泡沫和浮渣的种类

①泡沫的种类 生化系统泡沫比较好的分类方法是通过颜色和黏度进行分类,因为确认泡沫不同的颜色和黏度能够指导我们判断目前活性污泥所处的状态,泡沫的颜色及常见活性污泥运行故障知道如下:

a:棕黄色泡沫。泡沫产生的数量不多,靠近曝气池四周液面少量产生存在,增加了水体的表面张力,最终导致泡沫的形成。

②浮渣的种类

生化系统浮渣的种类比较好的分类方法是通过浮渣的堆积度进行分类,因为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浮渣,其堆积度在生化系统是不一样的。通过产生浮渣的堆积度能够较为简易的判断出导致浮渣产方向逐渐消散,到四周角落时开始积聚。泡沫颜色呈棕黄色,泡沫色与当时活性污泥颜色相同。整个泡沫形成到积聚的过程中,泡沫呈易碎状态,所以此类泡沫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严重的积聚而导致大量浮渣产生。

据此产生的指导意义是:活性污泥处于老化状态,部分活性污泥因为老化而解体,悬浮在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在曝气状态下均匀附着在泡沫中,导致泡沫破裂的时间延长,这为泡沫积聚创造了条件:

b: 灰黑色泡沫。泡沫数量、产生过程、积聚、易碎性与棕黄色泡沫特性相同,但其颜色中带有黑色的成份,所积聚的产物也呈灰黑色,观察整个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颜色也有略带灰黑色的感觉。

据此产生的指导意义是: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缺氧的状态可使活性污泥出现局部的厌氧反应。这样,原本处于好氧状态的活性污泥会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出现死亡,同样也就会附着在曝气后的气泡上了。所以,如果我们看到产生的泡沫是灰黑色的话,除了确认进水是否含有黑色染料废水外,主要就是要确认生化池是否在局部有曝气不足产生厌氧的情况。

c:白色泡沫。白色泡沫产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常见于负荷过高、曝气过度、洗涤剂入流等。通常情况下,粘稠不易破碎的泡沫,常见于活性污泥负荷过高,而且此时的泡沫色泽鲜白,堆积性较好;而粘稠但易破碎的泡沫常见于活性污泥的过度曝气,而且此时的泡沫色泽为陈旧的白色,堆积性差,只会发生局部堆积;洗涤剂的流入也会发生白色的泡沫,也有可能其他的原因。

浮渣堆积度与常见故障的关系如下

a:黑色稀薄的液面浮渣。此类浮渣唯一的问题在于颜色上,通常显黑色的液面浮渣与活性污泥处于缺氧状态有关,在没有出现浮渣过度堆积的情况下尤能证明这一点。为此,确认生化系统是否处于缺氧状态或者说局部缺氧状态可以反面印证浮渣产生的原因。

b: 黑色且堆积过度的液面浮渣。对于黑色且堆积过度的液面浮渣,我们需要确认的浮渣形成的时间。因为备堆积起来的浮渣通常需要一定的形成时间,而堆积形成的浮渣往往会出现缺氧的状态,所以我们会发现堆积时间较长的液面浮渣往往颜色会变成黑色,特别是浮渣内部原因缺氧而变得呈明显的黑色,这是鉴别时要注意的。

另外的情形是活性污泥系统出现了严重的缺氧或厌氧状态,大量的活性污泥因为厌氧分解,产生气体后夹杂厌氧泥团出现上浮,此时也会出现大量的黑色浮渣堆积于生化系统液面。

c: 棕褐色稀薄的液面浮渣。出现这样的情况常与如下因素有关:第一种情况是活性污泥在生化池发生了污泥的反硝化,大量的反硝化活性污泥会上浮,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棕黄色浮渣的大量堆积,这种情况尤其在二沉淀池更容易发生;另一种情况是活性污泥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丝状菌膨胀,过度膨胀的活性污泥在曝气的作用下,包裹大量的气泡而浮于液面,在不断的曝气作用下,浮渣也不断的积聚,最终就形成厚厚的棕黄色浮渣层,而且因为浮渣内包裹了气泡,短时间内浮渣不会因为缺氧而变黑,所以对这类液面浮渣进行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其生物相与曝气池混合液区别不大,同样能够看到大量的具备活性的原后生动物。

延伸阅读:

请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盐有机废水

原标题:接触氧化菌的培养、驯化及其发生的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活性污泥查看更多>生物接触氧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