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思考】如何在治水实践中推动优化技术创新

2016-11-18 09:41来源:中国环境报关键词:水体污染水生态修复废水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日前,2016年江苏环保新技术交流会在南京举行,实施10年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研究成果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

在“山水林田湖流域综合治理多媒体沙盘”前,“水专项”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流域综合治理是将“山水林田湖”各要素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统筹上下游、干支流,通过系统控源、水生态修复和流域监控预警等治理和管理技术的支撑,进行系统治理、整体保护。

据介绍,根据这一理念,“水专项”研发集成了一批煤化工、冶金等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工程化应用。

此次展会期间,水专项专门召开了技术交流与推广会,邀请专家介绍了重点行业(石化、精细化工、焦化废水、印染、纺织、制药等)废水污染控制等水专项技术成果,解决地方实际问题,为区域环境治理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太湖示范区消除劣Ⅴ类,淮河重污染支流贾鲁河水质明显好转,洱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全面支撑了 “水十条”实施和海绵城市建设。

推动行业全过程控制 助力绿色发展

目前,化工、印染、制药三大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的20%以上,同时也是重污染行业;其废水排放约占工业排放量35%左右。这类废水面广量大、盐分高、毒性大、难降解,是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和环境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国家水专项淮河项目支持下,南京大学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出复杂体系毒害污染物资源化、高效转化与毒性减排为核心的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成套处理技术与装备,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

江苏淮河化工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一硝基甲苯及下游衍生产品”生产企业,废水水量7000t/d,高浓度水COD约6000mg/L。通过这项技术装备的处理,排水水质不仅达到江苏地方排放标准,而且达到了美国EPA工业废水排水生物急性毒性标准。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在实际过程中,印染废水的厌氧处理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耀斌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厌氧与物化相结合的处理技术——零价铁强化厌氧处理技术:将零价铁置于厌氧反应器内,利用零价铁对厌氧还原的增强作用,降低氧化还原电位,提高厌氧微生物活性,促进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厌氧产酸和厌氧产甲烷,从而提高有机物处理和脱色效果,达到进一步提高水质的效果。

这一技术在大连来克精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运用。零价铁强化厌氧反应器对实际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30%~50%,脱色率达到50%~60%,而普通厌氧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则低于10%,色度去除率低于20%。

“制药行业是国家环保规划要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萍介绍,制药企业产生的废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毒有害难降解有机物外,有的还存在大量成品抗生素及其前致物等强微生物毒性和抑制性的物质,其废水毒性大,COD高,可生化性极差,废水的pH值极端、水质、水量波动大。

对此,水专项专门针对制药行业废水治理及资源化开展研究,沉淀结晶-树脂吸附处理含铜废水技术就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向废水中加碱控制废水pH,使得99.9%的铜离子沉淀分离,上清液采用树脂吸附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铜离子(低于1ppm)与黄连素,而沉淀物经过压滤、清洗等处理后以碱式氯化铜的形式得以回收,铜的去除率也大大提高,由进水时的8000~15000mg/L,实现出水20mg/L以下,急性毒性去除也达90%以上。

深化城镇控源减排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在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情况下,对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高等级再生水利用、污泥能源化资源化、水体生态修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展会上,一组名为PHOTOSYSTEM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一系统是一种由表层植物床和底层生物反应床构成的复合生物生态处理系统。”上海交通大学水污染控制设计研究所所长何义亮博士介绍:“现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很多小区城市的开发,都涉及分散污水的处理应用和一些景观水的再利用。而这一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就是针对这样的领域所开发的,原理就是将植物的净化作用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耦合在一起,呈现出跟景观良好的融合,既能净化污水,又能使水回用,而且具有造价低,免于维护管理和应行费用低、节能的特点。”

“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污泥是污水处理全过程资源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创新是核心。”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晓虎教授告诉记者,通过科技投入,特别是水专项研究的引领,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适用于我国泥质的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已达到市场推广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突破。

在谈到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时,戴晓虎表示,由于我国污泥低有机质高含沙的泥质特点,增加了污泥处理的难度,合理的处置路线还未打通,部门协调困难,配套保障、激励和财税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目前状况还不容乐观。他呼吁,要像重视水处理一样重视污泥处理处置。

加强农业面源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

“只有突破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才能实现农业农村区域面源污染负荷有效减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朱昌雄表示。

为此,通过水专项的实施,形成了“减量-阻断-回用-修复”(4R)种植业面源污染一体化控制、微生物发酵处理的养殖废弃物全循环利用式等一系列模式。

一边已浑浊成黑灰色的水,一边是小鱼自在游弋的清水,如果不是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解军的解说,谁也不会想到它们是连在一起的,这其中的“机关”正是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

延伸阅读:

各地签治水军令状:重点盯防氨氮 河北担子最重

原标题:如何在治水实践中推动优化技术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体污染查看更多>水生态修复查看更多>废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