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引言
2016年5月31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正式出台,为土壤污染从调查到修复再到考核机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行动指南,也为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和管理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综合环境管理和公共管理,全面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命题。
1 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解读
1.1 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历程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思路和制度框架体系建设逐渐清晰,已基本明确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思路、监测办法、制度建设、职责明确和技术方法的框架体系。回顾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建设的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启动阶段:1995—201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我国秉承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环境,保障生产,维护健康的原则,在1995年出台了适用于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林地、自然保护区等地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2000年至2009年的时间内,环保部又先后颁布了《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等法律法规,其中,在2004年首次颁布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对土壤污染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土壤污染管理拉开序幕。
加速阶段:2011年至今。全国场地污染问题不断显现,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国际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理念、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也不断促使我国加深对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的认识。2012年制定了《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2013年发布了《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2014年,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环境监督管理,规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制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与先前出台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共同构成了污染场地系列环境保护标准;同时,为了规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估、修复和管理中的术语,制定了《污染场地术语》。
先前出台的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然而作为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的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已经走了40年的历程,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还在刚起步的状态。历经多年累积和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国务院于2016年5月发布了土壤治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行为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我国土壤污染治理和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也标志着我国环境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步。
1.2 土壤环境质量地位演变
土壤是难以再生的战略资源,是人类文明诞生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农耕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管理的历史进程表明,从重点关注土壤肥力到关注土壤质量和污染问题,再到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和不同类型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以及近年来尤其关注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和土壤修复,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正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偏到正,在国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健康风险的诉求正在逐步上升。“土十条”与“气十条”、“水十条”组合形成了治理环境主要要素的完整政策矩阵,同时,“土十条”为土壤污染治理做出了顶层设计,将开启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新机遇,土壤修复市场空间有望加速打开。通过落实“土十条”,构建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期为构建“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1.3 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以土壤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对实现该目标的执行层主体和保障层措施的一种系统安排。人们一直在使用“刻不容缓”来呼吁重视土壤环境质量问题,公报中的“总体不容乐观”、“污染严重”、“质量堪忧”、“问题突出”描述,也充分体现了政府的重视与焦虑,亦体现了管理土壤环境质量“刻不容缓”的心声与诉求。
在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中,土壤环境质量是体系的决策核心和实现目标,是衡量实施力度和保障措施的直接标尺;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市场调节是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执行主体,共同开启了“四元共治”的局面;法律完善、风险管控、高效实施、强力监管、科技应用是实现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体系完善的保障手段。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3月24日上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了“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许艺凡通报了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举措及成效;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郑磊回答记者提问。主持人(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处处长郭萌):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廊坊市人民政府发布《廊坊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削减并达到省级考核要求,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危险废物与危化品、核与辐射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黔江区“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的通知,到2025年,全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局部稳中向好,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进一步保障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系逐步形成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变革进程中,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将重塑中国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发展方式,为推进清洁生产提供了强大动力,进而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好转提供必要保障。清洁生产由于其属性,必将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
11月7日,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印发《齐齐哈尔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详情如下:齐齐哈尔市“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泸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为统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拓宽生态价
2021年10月28日,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成立的上海建工环境科技公司整合了集团下属三家土壤修复领域的企业,分别是上海琸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表示,成立环境科技公司是要为公司生态环境业务发展搭设更高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黑龙江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省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规划》内容归纳为“二四四三”,即“两步走、四项领域、四大任务、三类工程”。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2月10日,嘉兴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印发《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基本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域、现代生态环境治理的先行标杆、全民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的生动榜样,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基本建成蓝绿交织、林田共生、水城共融的生态网络,高品质呈现“江南美窗口”风貌。详情如下:
浙江省台州市发改委印发《台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坚持面向美丽台州建设目标,设定19项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9个、预期性指标10个,涵盖环境质量、减污降碳、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大领域。
作为工业发达地区,江苏非常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就要解决好土壤污染防控、修复等问题。
聚焦多元有机废弃物处置,打造固废治理技术新高地2025年4月22日,广东省环境学会重磅公示2024年《广东省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及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入选名单。此次仅有7项技术脱颖而出,覆盖当前固废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沿方向。由衡燃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床(TF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详情如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为推动实施水、地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1月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
贵州省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12月30日发布《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分为九个章节共二十一条内容,从适用范围、管理职责等多个层面规范全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本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9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其中规定,将(一)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排污单位;(二)在本市开展环境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包括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并完成备案的社会监测机构、从事环
为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浙江省财政厅会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结合浙江省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实际,修订《关
2024年11月,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造纸行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协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东莞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造纸行业的顶尖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未来方向。为大会亮点之一,衡燃科技带来了国家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技术——“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流化床清洁高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详情如下: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
为积极开展小水电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探索“十四五”期间农村水电绿色发展新格局、新模式及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小水电转型升级、绿色发展,6月23日,在广宁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肇庆市中心支行、广东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水电专委会的指导下,由广宁县水电行业协会主办,广宁华自运维科技服务有
日前,为加强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支撑,河北省环保厅建立了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评审推荐专家库,并通过社会征集、部门推荐等形式,将第一批共计50名相关专家纳入了专家库。该项专家库可为全省各地各有关单位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咨询、评审。省级专家库成员将根据工作需要,实施动态
继9月下旬在河南济源成功召开2016全国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交流会之后,土盟另一品牌技术交流盛会2016全国有机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技术交流会暨院所高校土壤修复技术推介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中心酒店成功落幕,近30位行业权威专家就工业有机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重点应用技
3月15日,迁安市电力公司接到迁安镇小营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合代表村委会送来的感谢信。信中对城关供电二所所长张宏伟及全体员工爱心救助该村困难户王红旗一家,表示了衷心感谢。迁安镇小营村王红旗,今年20岁,2012年因做心脏移植手术,花费了70多万元,父母在家务农,无任何经济来源,为给王红旗治病,变卖了家里一切能卖的东西,借到了所有能借到的亲朋好友,外债累累,以至于王红旗的母亲身患糖尿病三年,一直都没能得到任何治疗。城关供电二所所长张宏伟得知此事后,带领所内职工代表到王红旗家中看望,张所长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了牛奶、核桃露等慰问品,并撂下了700元现金,鼓励王红
前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河溪断流、湖泊变身大草原、水库水位超低、养殖户绝收、人畜饮水困难;最近几日,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一些中小型水库、湖泊和河流水位急剧上涨。 无论是旱还是涝,“三峡”似乎总逃不了干系。这几年,凡是长江流域或者更远地区出现极端自然灾害,甚至是日常的刮风下雨,总有人拿三峡工程说事儿。那么 “木桶效应”致旱理由不充足 今年以来,“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出现严重旱情,引起诸多质疑。有学者提出的“木桶理论”再一次被人提起。早在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持久高温大旱时,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就提出,川渝干旱主要是三峡大坝
前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旱情,河溪断流、湖泊变身大草原、水库水位超低、养殖户绝收、人畜饮水困难;最近几日,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一些中小型水库、湖泊和河流水位急剧上涨。无论是旱还是涝,“三峡”似乎总逃不了干系。这几年,凡是长江流域或者更远地区出现极端自然灾害,甚至是日常的刮风下雨,总有人拿三峡工程说事儿。那么“木桶效应”致旱理由不充足今年以来,“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出现严重旱情,引起诸多质疑。有学者提出的“木桶理论”再一次被人提起。早在2006年川渝地区出现持久高温大旱时,北京地理环境学者王红旗就提出,川渝干旱主要是三峡大坝建成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