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政策正文

山东青岛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2016-12-27 14:1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生态文明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工作回顾与总结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在省住建厅的正确指导下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积极进行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编制、宣贯培训和实施,稳步发展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圆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完善公共建筑节能和能耗监管体系,积极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进展,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在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创建绿色建筑方面有创新、有亮点,全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圆满完成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每年可节约237.7万吨标准煤,减排593.9万吨二氧化碳,建筑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为我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1、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体系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主要强调设计、评价、施工等方面,将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以及绿色建筑纳入到建筑规划审查内容等相关要求未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相关部门在土地招拍挂和城市规划环节对绿色建筑等要求也不够到位。此外,我市国土、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有较大的扶持力度,但各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发展缓慢

我市既有建筑存量依然巨大,同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呈现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成果明显落后于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尚未形成最优化改造模式,以市场为主要推手的改造模式尚未成熟。

3、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缺乏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工作发展较好,但缺少全市的建筑能耗等基本信息的普查统计工作,对我市建筑能耗指标、参考能耗水平的确定及节能经济技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不够到位,缺乏配套的政策、技术和财政资金支撑等问题,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政策依据、资金来源以及工作方案制定等问题迫切的需要相关实施细则的约束和指导,全市公共建筑能耗普查、能耗统计分析、节能考核工作亟需开展。

4、能源设施现状布局与城市发展、产业调整不相适应

青岛市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输入,能源应急储备能力薄弱,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形成规模。随着城市的发展,能源负荷中心逐步向新城区转移,能源设施现状布局与城市发展、产业调整不相适应。

5、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机制目前主要由政府引导,由国家及地方出台相关配套激励补贴政策。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推广实施应逐渐过渡到以市场为主导,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长期持续发展。

6、绿色建筑发展不够全面

就目前我市绿色建筑工作发展情况,缺少运行阶段以及高层次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绿色建筑发展整体存在建筑类型和参评阶段单一、层次偏低的局面,发展不够全面,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二、“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进入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新型工业化加速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要求更加迫切,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更加密切,全市节能降耗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市“十三五”时期重要发展战略方向,建筑节能作为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

(一)山东省创建“百年建筑”目标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将以创建“百年建筑”为目标,严格落实国家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适当延长房屋及基础设施设计使用年限。创建“百年建筑”要求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对我市的建筑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

(二)青岛市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担当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任。“十三五”时期是青岛市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国家、山东省及青岛市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开展将大力推动青岛市城市的绿色发展。

(三)青岛市房地产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新常态”时期

“十二五”是青岛市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期,“十三五”期间将进入平稳发展“新常态”时期,新的发展形势给青岛房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建筑业已经开始从“量”的扩张在向“质”的提升转变。建筑业在“新常态”下建设模式将趋向一体化,生产方式趋向工业化。走新型建筑工业化之路,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

(四)“十三五”时期能源安全、生态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应用对于全面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市太阳能资源属三类地区(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我市海水资源丰富,水温、水质具备建设海水源热泵的条件,为海水源热泵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的实施

住建部已确立建筑能效提升的初始路线图,未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适合用三个五年规划来实现三个转变——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转变,从单体建筑向区域推动转变,从“浅绿”到“深绿”转变。2015年,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向青岛市下达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示范项目任务,我市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工作明确了要求。同时,按照国家“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应以全寿命周期的理念整体性全面改进和提升建筑能效,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对我市建筑能效提升的绿色产业链结构及现有产业支撑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更高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

目前,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建筑节能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全面执行50%的建筑节能标准,并将适时推进更高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更高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是对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的又一挑战。

延伸阅读:

2016年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绿色建筑查看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