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政策正文

山东青岛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2016-12-27 14:15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生态文明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青岛市“十三五”期间,应逐步完成全市的建筑能耗等基本信息的普查统计工作,不断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扩大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平台覆盖范围。

1、逐步完善、健全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继续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工作。

2、对宾馆、商场等大型新建公共建筑实施建筑能耗(电耗)定额管理和建筑能耗公示制度,超过基本定额一定范围的,限期进行节能改造。

3、完善现有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平台对建筑能耗的对比、分析、诊断等功能,指导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工程的实施;实现与省级公共建筑能耗监管平台数据对接;逐步扩大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的覆盖率,新建建筑全部纳入能耗监控平台,基本实现城区内5000平方米以上既有公共建筑能耗的远程计量监控全覆盖;鼓励平台运行管理向市场化、商业化发展。

4、在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融合青岛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保障机制建设等工作内容,构件青岛市互联网+智能化建筑节能信息平台,整合资源,为青岛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分析支持。

(五)优化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应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集中连片推广。“十三五”期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重点应用领域为:应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面积为600万平方米以上,应用海水源热泵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应用污水源热泵面积为300万平方米。

1、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验收,对现有示范项目开展能效测评、分析、整改工作。总结实践经验,继续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开展项目后评估,逐步扩大示范效应。

2、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难点技术的攻关、科研,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制定“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专项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细则,合理布局,指导技术应用。

3、保证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实施可再生能源集中连片推广。重点公建区结合区域供热、供冷、供电等能源需求,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展区域能源建设。在资源条件允许的地区鼓励和倡导发展海水源、地源和污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供热空调方式。

4、鼓励城乡居民使用太阳能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产品。在城镇居住建筑中,推广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均衡供热、智能控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建设一批太阳能示范社区。

5、全面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与应用,鼓励城区工业厂房、商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建筑屋顶建设兆瓦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在学校、医院、宾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等建筑屋顶建设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六)继续推进清洁能源应用

加快构建以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的能源结构体系,大幅减少煤炭用量,持续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1、严格落实青岛市清洁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青岛市“十三五”清洁能源发展的相关规划,逐步实现清洁能源的市场化运作,形成符合市场化的发展机制。

2、严格控制新城区新建燃煤设施,推进生产和供暖用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改造。鼓励在绿色生态城建设中,将清洁能源区域化应用作为约束性指标,保证绿色生态城区供热“无煤化”。继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改造。

1、加快发展地热和热泵供暖,推进海水源等热泵系统及余热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试点建设生物质多联产项目。加快推进实施热电联产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发展热电联产和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七)促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应用

“十三五”期间,应加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和试点建筑种类,在城市新区内进行区域性推广。“十三五”期末,推广实施被动式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

1、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符合青岛市气候等特点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编制青岛市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形成相关技术体系,指导我市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推广。

2、严格落实山东省住建厅《山东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管理的通知》,加强试点项目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确保示范效果。

3、继续开展中德生态园中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试点建设工作,加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促进建筑节能深入发展,形成示范效应。鼓励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由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益性建筑等项目优先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在新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中,适度鼓励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4、积极总结试点示范经验,探索研究在中德生态园0.5平方公里、中韩贸易合作区3.7平方公里等区域性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有序扩大试点范围和试点建筑种类,探索集中成片区域化推广方式。

(八)培育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业,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1、着力推进建筑节能环保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适应更高建筑节能标准的建材产品。继续强化目录引导、政府购买、展会推介、技术交易、工程示范等推广手段,促进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新型建材。加强绿色节能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淘汰、限制低品质墙材和产品,引导绿色建材、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预拌砂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积极稳妥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在城市新区和政府及国有企业投资的项目中,优先发展装配式建筑。“十三五”期末,新建民用建筑的30%以上实现装配式建筑。加快建立预制构件、新型结构体系、装配化施工等方面的标准体系,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提高通用性、可置换性。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

上述八项重点任务作为青岛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保障规划落到实处,对青岛市绿色建筑与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发展进行空间规划布局,如下图2所示。

图2青岛市“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空间规划布局

延伸阅读:

2016年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绿色建筑查看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