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改变先污染后修复的被动模式 上海对土壤环境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2017-02-10 09:24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蔡新华 刘静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环境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海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生命周期管理土壤环境,是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土地出让合同为平台,对项目在用地期限内的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估和监管。

上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环保局负责制定和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土壤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场地环境评审专家库建设,以及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等从业单位管理。

此外,《办法》还要求环保部门应加强土壤环境日常巡查,强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防止土壤污染。对于土地储备、出让、收回、续期等环节的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工作成果,可以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依据之一。

“目前,上海对土地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于从源头治理土壤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使各类企业重视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市规土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初步建成

形成统一监测、统一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实施政策体系

“土地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想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清晰地掌握土地使用以及土壤环境的状况,需要有一个动态监测网络,实时抓取相关数据。”上海市土壤修复专家指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现已初步形成,并在逐步完善之中。整个上海被划分为近7000个面积1平方公里的网格,每个网格内都设有1个监测点,定期监测土壤环境质量。

其中,土壤污染防治成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点。目前,上海市土壤环境监测网已覆盖全市各种土地类型。监测指标主要包括54项无机指标,并计划增加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指标,并按4年一次的频率,实施覆盖全市的监测工作。

上海市规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与上海市环保局、市农委等部门密切合作,整合健全全市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形成全市“统一监测网络、统一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实施政策体系”。

据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覆盖上海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也计划于2018年建成,以对浅层地下水质状况进行长期监控。

相关报道

上海完成几十项污染场地治理项目

形成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思路

“近年来,上海在城市转型发展、产业更替的进程中,中心城区释放出大量污染严重的化工、制药、电镀、纺织等工业企业用地,再加上郊区大量的乡镇企业调整退出,也留下了不少有污染的土地,对城市环境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上海土壤修复专家近日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工业场地的污染物主要涵盖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总石油烃、农药等。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已完成修复的污染场地中,80%以上存在重金属污染,而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情况达一半以上。

据专家介绍,受污染土壤容易对浅层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具有隐蔽性、持久性、毒害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除了常规的污染物以外,部分场地还出现了一些非常规的污染物,目前缺乏检测方法、毒性参数和评价方法等,抬高了调查评估和修复的技术难度。

针对上述土壤污染状况,上海较早开展了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几十项污染场地修复治理项目。比如,相继开展了上海世博园区场地土壤环境调查、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上海迪士尼乐园一期、二期场地调查评估和修复治理,部分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污染场地修复工程。

同时,上海结合重点发展区域环境整治和产业转型升级,桃浦、高桥、吴淞、南大、吴泾等工业集中区的区域性场地环境专项调查和治理修复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经过几年治理修复实践,上海在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技术文件的背景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思路。”业内人士表示。

延伸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土壤环境保护策略研究

原标题:上海对土壤环境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环境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