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评论正文

这家小区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

2017-02-15 10:42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军关键词: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垃圾回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家声音

生活垃圾分什么、怎么分?

因时因地而异,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目前,很多地方在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除北京,还有不少地区开展了“垃圾换奖品”试点工作。对于这种方式,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

支持者认为,采用一些激励手段,能够提高市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利于推动垃圾分类。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只奖不罚,垃圾分类能走多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认为,通过正面激励来推动,潜台词是说参与垃圾分类是在做好事。但如果从垃圾是污染源的定位出发,你不分类就是污染环境,那么每一个人就都是污染者,污染者对于控制污染负有当然责任,参与垃圾减量、分类、付费就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他表示,对于垃圾分类,政府会出台很多相关措施甚至激励机制,包括中央、省、市远景激励、绩效考核、分解责任。但实际上基层的落实往往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容易落实不到位的。

生活垃圾到底分什么,怎么分?刘建国认为这要视当地垃圾处理系统现状与规划而定,因时因地而异。认真务实推动垃圾分类的地方,一般会根据分类处理系统现状及规划要求,明确垃圾分几类,各类分别包含哪些东西,怎么分类,怎么投放,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

他表示,垃圾分类中央重视,方向已明,大家齐心协力,求真务实,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设施建设多管齐下,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中国垃圾分类的步伐一定会加快,目标一定能达到。

互联网+分类回收的模式非常新颖,但新生事物不可避免也会有不足。有专家就指出,垃圾分类应是居民自觉,但是光靠自觉远远不够,一要靠奖励,二要靠约束。同时,垃圾分类是一个全社会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从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各个层面全社会共同发力,缺一方而不可为。

经验借鉴

韩国:按量付费促进源头减量

韩国是较早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如今其排放量大大减少,而资源回收利用率则高达70%左右。除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开展科普宣传、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措施之外,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施行的计量收费制度发挥了很大作用。

不同于我国定额收取较低费用的方式,韩国法律规定,生活垃圾处理实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即推行生活垃圾按量付费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经济杠杆从源头减少垃圾排放量,并最大程度保证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投放。

而使用“有偿垃圾袋”则是韩国实现计量收费的主要手段。韩国通常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食物垃圾、一般垃圾和粗大垃圾等,对于食物垃圾和一般垃圾,居民必须购买政府规定的垃圾袋盛装和投放。  这些垃圾袋的售价中包含了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费用,袋子有大小不等的容量规格,其售价也不同,容量越大价格越高。同时,不同种类垃圾必须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分别投放,如一般垃圾放在白色塑料袋里,食物垃圾放到黄色塑料袋里。这些垃圾袋居民可随时在超市、便利店等地购买。

另外,按照生活垃圾“本地处理”原则,不同地区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不可跨区混用,不是本地区的垃圾,环卫人员有权拒绝收运。近几年,首尔、釜山等城市的一些地区丢弃垃圾甚至还实行“实名制”,垃圾袋上标明户主的姓名和住址等,这样有关部门很容易追溯到是谁没有严格执行垃圾袋收费制度。

原标题:北京常青园小区打造资源回收升级版 互联网+破解垃圾分类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再生资源回收查看更多>垃圾回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