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发布(全文)

2017-02-16 09:2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治理对象

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的侵蚀劣地和退化土地。主要包括:

(1)坡耕地、“四荒”地;

(2)侵蚀沟道、山洪沟道和重力侵蚀坡面;

(3)水蚀风蚀交错区的退化草场、沙化土地;

(4)其他水土流失严重地块。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侵蚀沟是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同时,须加大坡耕地和侵蚀沟的综合整治。

3、治理措施

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坡改梯、坡面水保整地、沟头防护、雨水集蓄利用、径流排导等坡面治理工程,谷坊、淤地坝、拦沙坝、塘坝、护坡护岸、沟头防护等沟道治理工程,引洪滞沙、引水拉沙造地、改造沙漠滩地等土地整治工程。

林草措施:主要包括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果林、等高植物篱(带)、防护格网林带,建设人工草地草场,发展复合农林业,开发与利用高效水土保持经济植物等。

耕作措施:主要包括垄向区田、等高耕作、网格垄作、免耕少耕、草田轮作、间作套种等。

封育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封禁保护、抚育更新、补植补种、改良草场、草库伦建设等。

(二)重点治理项目

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为主要范围,结合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考虑老少边穷地区等治理需求迫切、集中连片、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较低的区域,确定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侵蚀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近期(至2020年)重点治理面积0.70万km2,远期(至2030年)累计重点治理面积2.42万km2。

1、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范围及基本情况

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实施范围主要涉及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重点对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区、辽西山地丘陵区、阴山山地丘陵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河干流风沙侵害段和沙漠绿洲农区等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共涉及90个旗(县、市、区),见附图七。区域内地貌类型多为低山和丘陵沟壑区,坡陡沟深,侵蚀沟密布,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沟坡侵蚀危害大,草场退化沙化,风蚀沙害严重。

(2)治理任务

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综合规划,工程、林草和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沟坡兼治,生态与经济并重,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有效减少江河泥沙,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合一”。

(3)治理规模

近期(至2020年)治理面积5470km2,远期(至2030年)累计治理面积19670km2。

(4)措施配置

东北黑土区:以防治侵蚀沟和坡耕地水土流失为主,工程、植物与农耕措施有机结合,山、水、田、林、草、路统一配置,调节和拦蓄地表径流,控制沟道和坡面侵蚀,保护农田和黑土资源。对坡耕地采取坡改梯、地埂植物带和等高耕作等措施;在侵蚀沟道内修建谷坊、塘坝,营造沟底防冲林;沟沿线修建沟边埂、沟头防护工程,结合坡面截水沟、蓄水池、排灌沟渠等小型排蓄引灌工程,减少沟道和坡面侵蚀冲刷,有效利用水土资源;荒坡地和退耕地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发展经济林;对天然林、草场积极采取封山禁牧、封育治理、补植补播、改良草场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林草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功能。

延伸阅读:

内蒙古“草原化工”滋生环境问题 “十三五” 要重点补齐化工环保短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土保持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