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发布(全文)

2017-02-16 09:2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二五”期间,水利厅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农田草牧场水利和水土保持建设实施细则》、《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技术审查管理实施细则》和《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鼓励和引导非公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和提高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审查质量和效率,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监督执法

自1991年《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水土保持工作走上了依法防治的轨道。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区目前已经形成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较为完整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网络体系。目前,全区已成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职能机构115个,其中,自治区级专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1个,盟市级(含计划单列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14个,旗县级专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100个。现有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人员共1108人。全区已有56个旗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通过了水利部验收,从而大力推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大了综合监管力度。

近年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不断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三同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逐渐步入正轨。2006年至2015年,全区各级水行政部门共审批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9490个,其中自治区级审批2841个,盟市级审批4388个,旗县级审批2261个,涉及防治责任范围11937km2,共征收水土保持防治费18159万元,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55940万元,查处违法案件1219起。验收生产建设项目1721个;实施返还治理项目764个,治理面积183.82km2,投入资金12051万元,有效控制了生产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4)监测预报

①监测网站建设

2002年起,通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二期工程及旗县自筹资金建设,目前已建成了由自治区监测总站、10个盟市监测分站和51个监测点(包括水蚀监测点25个、风蚀监测点4个、利用水文观测站22个)组成的监测网站,共配置监测径流小区169个、小流域控制站13处、风蚀观测场4处,已初步形成了覆盖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监测网络,为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全区在编监测工作人员共301人(不包括水文观测站),专业涉及水土保持、水利、农业、林业、地理、遥感和计算机等,通过多次监测技术培训,水土保持监测队伍不断壮大,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水利部统一组织领导下,我区先后开展了三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自2007年以来,积极开展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对大兴安岭东麓、西辽河大凌河中上游、黄河多沙粗沙区等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持续监测,并连续11年发布全区水土保持监测公报,为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5)科技支撑

①科研机构与技术研发队伍建设

目前,我区有自治区级及以上水土保持科研与技术推广单位5个,科研院校1所(内蒙古农业大学),盟市级研究所2个、技术推广与服务机构12个(即各盟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国家和自治区级主要科研基地有3个,盟市级主要科研基地有5个。基本形成了一支以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科技队伍,为自治区水土保持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②水土保持科技成果

通过60多年的水土保持实践,以及一系列水土保持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规律及土壤水蚀定量预报成果、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林牧全面发展模式、砒砂岩陡坡治理与利用技术、综合治理效益动态分析模型,鄂尔多斯丘陵区与锡林郭勒草原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建植技术,坡耕地与侵蚀沟综合至治理,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内蒙古半干旱丘陵山区“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区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截止目前,水土保持科研及技术推广项目300余项,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延伸阅读:

内蒙古“草原化工”滋生环境问题 “十三五” 要重点补齐化工环保短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土保持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