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全文

2017-02-23 14:09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垃圾分类餐厨垃圾生活垃圾焚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九节 加快城市绿色生态园林建设

一、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水平

(一)扎实推进景观提升工程。以开放式绿地为平台,以绿道和花景为亮点,重点提升“一江两岸”绿化,提升临江大道、阅江路轻轨沿线景观和休闲旅游功能,提升琶洲会展中心周边绿化景观,加快推进电视塔南广场建设,打造代表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沿江风光带。

(二)完善城市绿化景观。城区内以宫粉紫荆为主,城外(主要城市出入口)以木棉为主,打造城市景观基底,使花城广州特色更加鲜明。点线面结合,强化赏花景点打造,持续推进花城花景建设。

(三)不断提升城市绿化景观水平。加强生态景观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出入口、城际交界面的绿化景观建设,构建富有广州特色的城市门户景观。

(四)加快生态屏障保护和城市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围绕功能组团、功能单元建设生态廊道体系,近期重点沿天河智慧城、广州国际金融城、海珠生态城、广州大学城、南沙港快速、东二环生态廊道等建设东部生态廊道示范区。

二、强化森林生态工程建设

(一)继续提升国家、省、市级森林公园,加快镇、街森林公园建设。

(二)大力开展森林小镇建设,将森林城市建设向城镇和乡村延伸。增加城镇森林生态资源总量,加强镇区生态环境整治,严格保护森林、绿地、湿地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

(三)增加湿地公园数量,扩大湿地保护范围,提升湿地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游觅、科普、文化功能。

(四)加强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在高快速路、铁路和江河两岸一定范围内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景观林带,构建贯通城乡、色彩丰富、景观多样的城市森林廊道。

(五)以创建“美丽乡村”为目标,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实施“一园、一林、一路”(绿化小游园、风水林、林荫路)绿化工程,完成122个市级美丽乡村绿化示范村建设,实现每个村庄有一条特色林荫路、一个村级小游园、一片乡村风水林,注重水乡地区自然水岸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田园,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三、打造民生幸福工程

(一)提升建设13个市级、区级儿童公园,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便利多样的户外活动新空间。

(二)加强社区休闲绿地建设,全方位社区公园、街头绿地、街心花园,完善休闲游憩、运动、文化、服务等设施,实现城区居住区内500米范围内见公园绿地。

(三)着力提升绿道质量,加强绿道运营管理,继续挖掘绿道兴奋点和精品线路,积极融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四)在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等地,重点结合生态片林、自然湿地、观光农业、历史村落等建设,保留原有生态肌理,增加游径、驿站等旅游文化设施,集中建设一批郊野公园。

(五)大力发展立体绿化,继续抓好市区天桥、河道桥梁、立体跨线桥、山体护坡、社区亭廊、办公楼宇顶层、住宅屋顶、家居阳台等绿化建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餐厨垃圾查看更多>生活垃圾焚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