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铬盐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工艺中,因此带来了严重的铬污染。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探索能够有效地修复被铬污染的土壤的方法,而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作者主要根据纳米材料的分类:纳米零价金属材料、碳质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氧(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型粘土矿物、纳米型聚合物等六大类,分别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各种纳米修复剂进行铬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成果和现状。文献调研与分析表明,目前用于修复土壤铬污染的修复剂主要以纳米零价金属材料与纳米金属氧(硫)化物为主,而其他纳米材料使用的相对较少。最后,总结了纳米材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其中现有耕地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0%。但是,近年来土壤受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根据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铬点位超标率达1.1%。就世界各国情况而言,日本、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以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均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同时,世界各国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也做了许多的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也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荷兰就已投资15亿美元进行土壤污染的修复;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对污染场地修复方面的投资达近1000亿美元;而德国仅在1995年一年之内就投资60亿美元用于净化污染的土壤。此外,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种立法的模式又主要分为独立的立法模式和附属于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模式。采取独立的立法模式,形成一定影响力的有荷兰、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如德国的《联邦土壤保护法》和《联邦土壤保护与污染地条例》,韩国的《土壤环境保护法》和《土壤环境保护法实施细则》等;而采取附属性立法模式的国家有俄罗斯、英国、美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如俄罗斯的《俄罗斯土地法典》,马来西亚的《环境质量法》,新加坡的《环境保护法》等。梳理世界各国的立法情况,日本走在了多数立法国家的前列,最具代表性的是1975年,东京地区频繁爆发大量六价铬污染土壤事件,引起全社会对“城市型”土壤污染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日本于2002年公布了《土壤污染对策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铬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1%左右,居第17位,分布较为广泛。人体的健康与动植物的生长都与铬有关,铬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内,三价铬可以协助胰岛素发挥其生物作用;但是Cr(Ⅵ)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八种化学物质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三种致癌金属物之一,它会通过食物链数十倍的富集,再经由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Cr(Ⅵ)污染的治理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土壤中的铬起初来源于岩石风化,然后逐步被转移到成土母质与土壤中。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十年铬工业的高速发展,铬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镀、冶金、制药、纺织、颜料、印染、制革、油漆、照相制版等行业,城市污水、垃圾、污泥、铬渣等成为土壤铬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据估计,我国受Cr(Ⅵ)严重污染的土壤达1250-1500万吨,给社会遗留下巨大的环境“毒瘤”。铬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形式存在,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例如当土壤中存在MnO2时,Cr(Ⅲ)很快会转化为Cr(Ⅵ),而通常Cr(Ⅵ)的毒性是Cr(Ⅲ)的100倍。Cr(Ⅵ)吸入后具有致癌性,而Cr(Ⅲ)在体外一般不具有毒性,并且在动物或人体试验中均未显示致癌性。土壤中Cr(Ⅵ)通常以CrO4-2-、Cr2O72-和HCrO4-形式存在,不易被修复,仅有8.5%-36.2%可被吸附固定,容易被洗脱而进入地下水或被植物吸收。而Cr(Ⅲ)主要以Cr(H2O)63+、Cr(H2O)3+和CrO+形式存在,90%以上可被吸附固定,极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或形成沉淀,相当稳定。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逐渐认识到铬及其化合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各国政府加强了相应的管理,广大科技工作者也迅速开展了深入研究和相关土壤修复的工作。关于土壤铬污染及其修复状况,已有学者对其研究状况按照修复方法:固化/稳定化法、化学还原法、土壤淋洗法、电化学修复法、生物修复法等进行了一些阐述,为科学合理地处理土壤修复问题提供了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纳米材料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相比,纳米材料因其特有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如巨大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吸附、催化和螯合能力等,故纳米材料不仅能够克服部分传统修复技术的缺点,而且还表现出了超高的修复效率。因此,利用纳米材料对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行修复已成为当今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有效的修复铬污染技术已有不少探讨,其应用前景受到青睐。鉴于此,作者对近期报道的纳米材料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状况进行了总结,以期与有关研究工作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1 纳米材料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颗粒所组成的新一代固体材料,在市场应用上迅速崛起,相继取代了一部分传统材料。截至201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已经接近680亿美元。纳米颗粒因其大量的微界面及微孔性,可以强化各种界面反应。如对重金属的表面吸附、专性吸附反应和增强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在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的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方面将发挥显著作用。目前用于治理土壤污染的纳米修复剂材料主要有零价金属材料、碳质纳米修复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纳米型矿物、纳米型聚合物等。
1.1 纳米零价金属材料
纳米零价金属材料是指粒径在1-100nm范围内的零价金属颗粒,如纳米零价铁、银、金等。用于修复铬污染土壤所用的零价金属材料主要为纳米零价铁、改性纳米零价铁以及纳米双金属等。
1.1.1 纳米零价铁
纳米零价铁去除Cr(Ⅵ)的原理是将Cr(Ⅵ)还原为Cr(Ⅲ)以降低其毒性。对Cr(Ⅵ)的修复过程一般发生在铁的表面,以还原固定为主,FeO与Cr6+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Cr(Ⅵ)还原为Cr(Ⅲ)。纳米零价铁去除Cr(Ⅵ)的应用研究出现较早,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探讨。例如,Palma等通过实验,将硫酸亚铁与纳米零价铁颗粒对土壤中六价铬的还原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颗粒能够更快以及更有效地还原Cr(Ⅵ)。陈兆鑫利用两种不同来源的纳米零价铁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中常见的三氯乙烯、六价铬和砷这三种污染物进行考察,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纳米n-ZVI均能完全去除体系内单一的Cr(Ⅵ),且反应在数分钟内完成。Shariatmadari等将纳米零价铁作为渗透反应墙进行电感耦合修复粘土中的Cr(Ⅵ),使得Cr(Ⅵ)的减少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提高到88%和19%。杜晶晶对多种可能影响还原效率的条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纳米零价铁对铬渣的还原解毒,通过Ganc萃取实验发现,当pH值由11.7降至7.0,Cr(Ⅵ)浓度(由铬渣中渗出)从358 mg/L增加至445 mg/L,占90%以上;碱消化实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表明,Cr(Ⅵ)与纳米零价铁之间实现有效电子转移发生在反应体系含水量高于30%时,且在此条件下投入6%的纳米零价铁即可使铬渣TCLP萃取液中Cr(Ⅵ)浓度降低至小于0.1 mg/L。O’Carroll等通过短期实验研究提出被氧化的纳米零价铁表面层形成的混合Cr3+-Fe3+的氢氧化物,在后面的反应时间中可以进一步抑制电子从FeO核转移至Cr6+,从而有利于纳米零价铁表面对Cr6+的吸附,且这种现象在高浓度铬环境下效果尤为明显。Carlsson等提出使用纳米零价铁进行土壤中砷和铬的修复,并针对其修复土壤之后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的风险进行了评估。目前纳米零价铁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且技术较为成熟,在市面上已有成品销售。其他一些学者关于纳米零价铁的研究工作,苏慧杰等已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在此不再赘述。
1.1.2 改性纳米零价铁
尽管纳米零价铁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还原活性,对修复被铬污染的土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修复剂自身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易团聚、易钝化、不易回收等。为了提高纳米零价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方战强等以羧甲基纤维素为稳定剂修饰纳米零价铁来修复含Cr(Ⅵ)污染土壤,72h内去除率达到了80%。Wang制备出以钢铁酸洗废液为铁源、羧甲基纤维素为稳定剂的修饰型纳米零价铁悬浮液(简称CMC-nZVI)用于修复Cr(Ⅵ),当污染土壤采用0.3 g/L的CMC-nZVI修复72h后,土壤中80%的Cr(Ⅵ)被还原为Cr(Ⅲ)。何陈分别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稳定剂,探讨了纳米零价铁的制备、表征及对土壤中六价铬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土壤Cr(Ⅵ)初始浓度为138.93 mg/kg、初始pH值为5时,以PVP作为纳米铁的稳定剂,投加0.30 g/L的纳米铁,除Cr(Ⅵ)效果最好;而以CMC作为纳米铁的稳定剂,投加0.5 g/L纳米铁,除Cr(Ⅵ)效果最佳。
将纳米铁负载到某些材料上,是解决其易团聚、不易回收等缺点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还可增加纳米铁与污染物质接触的面积,减小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有时还可增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递。Hoch等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出碳载纳米零价铁材料用于修复Cr(Ⅵ),当Fe/C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时,经3d的修复,Cr(Ⅵ)的浓度从10 ppm降低至1 ppm。Li等研究了羟基铝柱撑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对Cr(Ⅵ)的修复作用,在120 min修复时间后,其去除率接近100%,远高于相同铁含量的n-ZVI对Cr(Ⅵ)的去除率,且优于相同铁含量的n-ZVI与相同含土量的羟基铝柱撑膨润土对Cr(Ⅵ)去除率的加和。Peng等提出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制备的膨润土负载纳米零价铁可以使Cr(Ⅵ)的脱除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另外,还有部分研究采用零价纳米铁同时修复铬与其他重金属离子复合污染的土壤。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2025年将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4月27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通知》,申报范围包含大气、水、土壤修复、固废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处置等技术装备。技术类别分为研发、应用、推广类。详情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
为规范排污许可管理,强化固定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4月17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具体内容如下:关于公开征求《安徽省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规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排污许可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1371家。详情如下:关于发布天津市2025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告按照《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7号)有关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水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噪
近日,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共900家,涵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监管、环境风险管控等。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公布2025年郑州市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的通知各开发区、区县(市)分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生态环
3月2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全力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渤中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国华HG14海上光伏1000MW、辉阳渔光互补、通威渔光一体(二期)等重点项目,力争新增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科左后旗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绿电直供+增量配电网+下游产业的“N+1+N”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在现有的新能源99.21万千瓦装机规模基础上,重点推动3个新能
聚焦多元有机废弃物处置,打造固废治理技术新高地2025年4月22日,广东省环境学会重磅公示2024年《广东省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及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入选名单。此次仅有7项技术脱颖而出,覆盖当前固废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沿方向。由衡燃科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床(TF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详情如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为推动实施水、地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1月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
贵州省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12月30日发布《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分为九个章节共二十一条内容,从适用范围、管理职责等多个层面规范全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本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9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其中规定,将(一)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排污单位;(二)在本市开展环境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包括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并完成备案的社会监测机构、从事环
为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浙江省财政厅会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结合浙江省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实际,修订《关
2024年11月,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造纸行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协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东莞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造纸行业的顶尖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未来方向。为大会亮点之一,衡燃科技带来了国家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技术——“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流化床清洁高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日前,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武环〔2025〕25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生态环境(分)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已经2025年第2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4年,乌兰察布绿电入京9.3亿度,绿算进京超2万P。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35%,项目建设速度和并网容量居全区前列,全国首个“源网荷储”示范项目顺利并网。“源网荷储”技术试验
1月2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一、《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印发实施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9日发布《云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2023年)》,本次调整综合考虑了环境管理要求与区域发展需求,衔接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三区三线”划定等工作,以及水环境管控分区、大气环境管控分区、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分区调整结果,科学调整优先保护、
松原市生态环境局发文,对《松原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该方案用于强化松原市生态环境分区精细化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详情如下:关于对《松原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
近年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赣州市公安局在全市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现将危险废物领域相关典型案例公布如下:案例①:步某某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一、案情简介2024年4月21日接群众举报反映小松镇石田河可见整片水域呈红褐色,赣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立即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金额共计13.2亿,涉及全国31个省份。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土壤环境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茂名市人民政府发布《茂名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修订)》,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