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治霾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需要提高资金效率,需要企业的进一步配合,应该明确认识到,治霾投入不会石沉大海,它会带来空气质量的改善,也会在未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抗霾经济账
1943年7月26日清晨,洛杉矶居民一觉醒来发现空气中弥漫着浅蓝色的浓雾,并伴随刺鼻的气味。这是洛杉矶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雾霾天气,当时居民们以为这只是偶然现象,却不知此后他们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资源来应对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雾霾战争。
中国的治霾战争也已打响,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伴随的是持续不断的财力投入。因为涉及到财政拨款、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关停的成本损失以及对环保设备的投入,要算清楚治霾的实际投入金额很难,更遑论还有暴露在雾霾中的每一个个体对防霾用具的购买支出。
但按照主要投入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类,我们或许能对治霾经济账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治霾资金还有缺口,民众健康防护问题也亟待投入资金解决。
自上而下
为治理雾霾,全国自上而下都在投入大量资金。
中央财政层面,一方面,不同部门都在或直接或间接投入治霾,以科技部为例,据科技部21世纪中心副主任柯兵介绍,“十三五”期间,围绕研究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等6项重点任务,科技部启动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该专项投入的中央财政资金为24.74亿元。另一方面,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立,以先拨付后清算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资金金额呈逐年上涨之势,2013~2016年分别为50亿元、98亿元、106亿元和112亿元。此外其他中央财政治污专项资金也多多少少涉及空气治理方面。
地方政府层面,省级政府在获得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拨付后以项目申报或者切块的方式分配到省内各地区,当然,省级政府也需要以自有财政资金投入大气污染防治中。以河北省为例,从2016年河北省预算执行情况看,治理雾霾的财政投入为57.12亿元,其中40.1亿元来自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划拨,9.02亿元是京津两市对口帮扶的治霾资金,河北省本级财政为治理雾霾支出8亿元。
企业层面,一方面要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符合环保要求,有媒体报道,辽宁抚顺某年产330万吨的钢铁企业,环保设备投入已近6亿元,向发改委申报未批后,只能独自承担设备更换成本。另一方面也承受着应对重污染天气时紧急关停的经济损失,这也是治霾的隐性成本,2017年1月15日,山东省菏泽市正式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华润电力(菏泽)有限公司被停产,该企业一位负责人曾对媒体指出,如果按应急要求关停5天,企业会损失1000万元左右。而对重霾区的企业而言,紧急关停的情况一年中免不了要出现几次。
与庞大的治霾资金需求相比,上述这些治霾投入还是不够。
以治霾投入力度最大的北京市为例,早在2014年,北京市就与中央签署“治霾军令状”,在2013~2017年间投资7700亿元改善空气质量。从北京市历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看,2013~2016年间,北京市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分别为27.9亿元、61.2亿元、134亿元和165.6亿元,2017年这一项的预算为182.2亿元,与7700亿元差距甚远。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直接投资共需1.84万亿元,作为三大重点防治区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所需的直接投资则分别达2490.29亿元、2384.69亿元、903.58亿元。翻看几个省份的政府预算及对环境治理的投入,这显然也不是政府能一力承担的支出。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挥生物质能潜力扎实推进农村能源转型——访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产业分会秘书长张大勇(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作者:王睿佳)我国生物质能蕴藏量巨大,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推农村能源革命、实现农村能源转型的良好动能。那么
河北威达蓝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中低温脱硝催化剂产品研发、生产、回收再生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大气环境治理,工业烟气脱硝。我司一直是“以科技治理雾霾,共享蓝天碧水”为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前,我司邀请花官营东城营小学学校的学生代表来公司参观脱
随着气候变化成为中国最重视的环境议题,一些曾在雾霾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的环保组织发现它们需要新的思路来参与气候治理。在中国环保圈里,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这几年的发展有些与众不同。有人戏称它已经成为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确实,过去这几年,我的同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程序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提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增加农村清洁
新时期生活垃圾焚烧工作开展时,为实现对焚烧行业排放烟气的严格管控,则需要采取烟气处理新工艺。通过对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特点分析可知,在焚烧烟气中包含大量粉尘与重金属、二噁英与呋喃、酸性物质等。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在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再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一步举措,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
做为全球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在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能发挥哪些作用,可能是很多人都较为关心的问题。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产业研究部根据部分会员企业需求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编写了此研究报告,今天在生物质能观察平台(微信号:CBEIPA)相继推出系列主题,仅供参考。
3月19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2×660MW电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21年2月19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意见”)等系列改革意见和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
2021年2月19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意见”)等系列改革意见和工作报告。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持之以恒推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十三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加强区域生态保护协同,率先从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等方面取得突破。优良天数达七成,加快了天蓝、水清、地绿的绿色发展,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持续增强。最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2017年3月9日,环保部长陈吉宁在回答记者问时,举出了下列的数字:ldquo;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是我们三个控制PM2.5的重点地区,平均浓度分别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
摘要:近日,财政部批评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骗取、挤占、挪用治霾专项资金,违规扩大开支范围的问题。这反映出了财政资金管理的监管存在留白。如何在今后的治霾工作中,确保专款专用,是需要各部门持续深入研究和推进的重点。最近几天,雾霾成了全国各地挥之不去的阴影。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治霾行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白天,我们更愿意待在屋子里,刷着防雾霾口罩哪家强的文章,去淘宝再剁一单。这些年,PM2.5这么冷僻的科学术语居然在普罗大众间流传开来,不得不说,是雾霾的功劳。让知道告诉你,雾霾是如何走进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里的。2016年12月20日,摩天大楼顶部俯瞰北京CBD。(东方IC/图)2016年
北方多地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霾天气于昨天夜间进入最严重的时段,雾霾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被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大气治理迫在眉睫。北京:红色预警启动已超60小时千余家企业停限产截至目前,北京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超过60小时,但重污染天气依旧非常
勿让治霾资金跑冒滴漏12月12日,财政部发布《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堵住资金流失漏洞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公布对京津冀等9个省(区、市)2013~201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结果。从检查结果看,一些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被挪用。少数地方甚至用来发工资
12日,财政部发布《防治大气污染必须堵住资金流失漏洞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公布对9个省(区、市)2013~201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结果。从检查结果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况较为突出。显然,这种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于治霾。但检查发
环保部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日前,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环保之家微信公众号获悉,环保部发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详情点击云南省2016年向社会推介PPP项目表附详细联系方式近日,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从云南省发改委获悉,日前,云南省发改委和财政厅联合向社会推介政
雾霾治理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直接考验政府相关部门壮士断腕、一往无前的执法治理精神雾霾到底是气象灾害还是人为污染?据《法制日报》报道,近日,北京市将霾写入《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引发气象、环保方面专家的讨论。部分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内因,霾的本质是污
北京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天津发布重污染橙色预警、河北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应急响应,一个又一个警示告诉我们,在治霾这场战争中,我们仍未成功,还需要不懈努力。就在我们对坚持在一线斗争的抗霾斗士们肃然起敬的时候,近期一则有关于各省市防治大气污染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通报却让人有点寒心。
近期,财政部对外发布一份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通报,其中,地方政府移花接木有之、暗度陈仓有之、狮子大开口有之,治霾资金俨然成为了唐僧肉。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中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关于霾,在社会上引发了大讨论。一些学者对此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2日清华大学消息,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召开。会上透露,清华大学将拟建AI+、国际化STEAM、能源方向、未来工程方向等四个新书院。姚强教授代表能源方向书院筹建工作组汇报了进展情况。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在能源领域的多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兼具
舒印彪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党委书记;陈国平当选党委副书记;舒印彪、陈国平、吴小辰、李向良、苟伟、吴敬凯、刘丰、王昕伟、陈梅、胡锐、欧阳昌裕当选党委委员;欧阳昌裕兼任纪检委员。1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10月13日,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重要主题活动之一,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通过特邀院士专家报告与对话的形式,探讨电力科技重大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启迪新思路,开拓新路径,为
10月13日上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主旨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舒印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昕伟,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
在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流域生产指挥中心内,调度值班员蔡佳润通过经济调度控制(EDC)系统和“运营一张图”,横向对比流域各电站的发电量、水能利用率等生产指标,一键生成了对9个梯级电站负荷自动分配、调节、控制的实时策略。而在距离几百公里外的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
“要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和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主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第六期现场,与会专家传递出这样的共识。近年来,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可再生能源更是其中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不过,强劲发展的背后,可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成都邓双环保发电厂第三方驻厂监管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成交公告,北京新能和再生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为72.4万元,对项目技术工艺流程、设施设备运行工况、处理量、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等方面开展7×24小时全生产运营过程不间断驻厂监管。对生产运营中出现
3月14日至15日,以“因聚而生数智有为”为主题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在深圳隆重举行。同期,华为成功举办了“数智电网,共创新型电力系统新价值”电网分论坛,积极响应电网企业提出的“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战略目标。“数智电网,共创新型电力系统新价值”电网论坛现场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已成为保障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14.5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内发电量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1/3;风
探索将核电纳入绿电交易《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成功发布探索将核电纳入绿电交易。这是12月26日《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上透露出来的内容。该报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历时一年时间联合编写完成,是国内绿电交易方面首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2月26日,《我国绿电交易现状及重点问题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报告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历时一年时间联合编写完成,是国内绿电交易方面首部综合性研究报告。加快发展绿色清洁能源是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更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