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深度|河长制全面推行 亟待“制”转“治”落地开花

2017-03-29 10:07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高小娟关键词:河长制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江苏提出:

河长制创立之初以水质达标为主要目标,2012年起实施的河道管理河长制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重点,此次河长制围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等重点,突出系统治理、水岸同治、长效管理及功能提升,统筹河湖功能管理、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等。

建机制,形成“五级河长+”体系

各地结合实际,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由省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环保、城建、发改、公安、国土、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抽调,建立多部门多级协调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协调推进“河长制”工作。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负责河道污染排查、“一河一策”方案制定与实施、河道日常巡查、反馈和整改、河道监测等工作。

一些地方创新性地引入“河道警长”、“企业河长”、“民间河长”、“河道社会监督员”等,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五级河长+”体系。此外,有些地方实行“双河长制”,还有像浙江,各省、市、县级河长都专门确定一个联系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开展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河长。同时,浙江还将五级河长体系继续向下延伸到沟、渠、塘等小微水体,通过设立河道巡查员、网格员(村社网格长),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河长体系。

与此同时,为确保“河长制“工作的长效推进,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工作管理机制。具有代表性的有:河长制目标任务及责任制、河长公示、河(段)长责任清单、巡河督查及调度、河(段)长日志、区域联席会议、部门联动机制、举报投诉受理、重点项目协调推进、问题督办制度(河长签发督办单)、信息通报制度、例会报告、信息化管理等。

抓落实,科学流程+配套条件

在具体整治工作层面,各地河长普遍依据“现状调查,建立一河一档——分析问题,制定一河一策——投入+模式,开展综合整治——创新模式,保证长效运维”的科学流程开展工作,“管、治、护”全面严抓。不同环节都有不同类型的主体参与其中,或有专门的专家团队支持,也有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

现状调查,因为其是“控源截污”和制定一河一策的基础,得到了普遍的重视。目前调查的内容有污染源及分布、排污口登记、行洪排涝能力、违章建筑和河道垃圾等。科研院所、第三方企业是该环节主要的参与主体。长春的《实施方案》中提出,鼓励政府通过采购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污染调查和日常监测。

一河一策的制定,有征集-论证方式,也有委托专业技术机构执行的方式,整个过程离不开专家团队的支持。如浙江“五水共治”配备的五个方面200余位专家,今年又为“剿灭Ⅴ类水”目标特设了由33位首席技术顾问组成的专家团队。

资金投入方面,一方面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河湖管理保护的投入力度:如江苏省财政专项安排省骨干河道“河长制”引导奖补资金,用于河道维修养护。江西也提出要落实河长制专项经费,重点保障水质水量监测、规划编制、信息平台建设、河湖划界确权、突出问题整治及技术服务工作费用;足额保障河湖巡查保洁、堤防工程日常管养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立健全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长效稳定的河长制管理投入机制:如安徽芜湖主要通过国家和省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项贷款、水利建设基金适当倾斜而切块设立专项资金、划出30%农田水利专项资金用于水生态治理保护奖补、财务杠杆吸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方式保证投入。

在河道的长效运维和日常保洁方面,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探索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河湖管理保护模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培育环境治理、监测、维修养护、河道保洁、河道整治等市场主体,推进河湖管理保护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市场化。如江苏省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河道管护机制,全省97.7%的河道落实了保洁管护人员近1.2万人,其中581个河段实行社会化管护, 541个河段实行管理单位自行管护,45个河段实行自行管护与社会化相结合。积极推进污染源及河道水质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如浙江提出,到2017年,90%以上的省控重点污染源建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河道监控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地表水质自动监控系统,加强河道水质监控。

延伸阅读:

思考|推行河长制应完善哪些机制?

原标题:河长制全面推行,亟待“制”转“治”落地开花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长制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环境改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