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湖南株洲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三五”规划(附项目)

2017-04-14 16:5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十二五”重金属污染治理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市按照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编制了《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株洲市重点防控区实施方案》,成立了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导小组,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治污设施、清除历史遗留污染和强化环境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削减,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对环境污染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十二五”重金属规划中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

(一)“十二五”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1、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指标。根据环保部“十二五”终期考核结果,2015年,全市废水、废气中排放铅、汞、镉、铬、砷等5种重金属总量分别为3039.65千克、21060.43千克,较2007年分别削减21.42%、24.6%,其中重点区域清水塘及周边地区废水、废气重金属污染物分别削减36.83%、24.75%,基本实现全市“十二五”重金属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指标。“十二五”期间,地表水国控断面霞湾、老君潭2个断面水质稳中趋好,连续5年铅、砷、镉、汞、铬五项重金属指标无超标现象。2014年以来,湘江霞湾断面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且重金属指标呈逐年下降趋势。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指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应功能区要求,铅、砷、镉、汞、铬五项重金属指标达标率100%,居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重点区域水环境质量指标。“十二五”期间,清水塘及周边地区、攸县桃水地区水环境重金属指标逐年好转,铅、砷、镉、汞、铬五项重金属指标均无超标现象。

重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重金属指标进一步好转,株冶医院、老君潭两处常规监测点位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尤其是重金属铅呈逐年下降趋势。

2、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全市列入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共五大类54项,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21项、淘汰退出工程26项、技术示范工程1项、清洁生产项目2项、历史遗留污染治理工程4项。截至2015年底,所有项目基本完成,并通过环保部考核组认定。

3、环境管理指标完成情况

重点涉重企业达标排放率指标。全市17家企业纳入“十二五”涉重金属重点监管对象,其中3家企业已依法关闭退出、8家企业长年停产,6家企业正常生产,企业排放废水、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清洁生产审核指标。6家正常生产重点监管企业均按要求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和验收。

4、风险防范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涉重金属企业均按要求制定和完善环境应急预案,没有发生涉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二)“十二五”重金属污染治理成效

1、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十二五”以来,全市通过严格控制新增涉重金属污染建设项目,着力推进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在实现铅、汞、镉、铬、砷等5类重金属污染物大幅削减后,湘江株洲段、洣水株洲段、渌江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湘江马家河交界断面水质重金属铅和镉含量逐年大幅下降,2015年较2007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0%和50%。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重金属指标铅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且浓度逐年下降,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2、涉重金属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关闭烧结-鼓风炉炼铅、次氧化锌、硫酸锌等涉重金属污染企业(生产线)130家(条)。重点关停了中盐株洲化工有限公司,淘汰了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年烧结-鼓风炉炼铅和湖南经仕铅业有限公司1.5万吨/年烧结-鼓风炉炼铅,基本实现粗铅冶炼生产线全部退出,攸县桃水地区、茶陵县湘东矿区铅锌冶炼基本关闭退出,涉重金属企业“小、散、乱”分布格局逐步向园区规模化转移,辖区产业、产品结构及空间分布得到进一步优化。

3、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装备水平全面升级

在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引导下,全市涉重工业企业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和技术升级改造力度,从清洁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多方面实施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全过程控制。“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涉重金属企业基本完成一到二轮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涉重金属企业技术装备、生产工艺及废水、废气治理设施得到全面升级。特别是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80%以上工业废水得到有效回用,进一步减少了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

4、主要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是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块“硬伤”。本着控新源、还旧账的原则,2011年以来,全市先后实施了19个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重点解决清水塘工业区废渣污染,霞湾港底泥重金属污染,老霞-10-湾港、大湖重金属污染,醴陵洪源地区金矿历史遗留废渣污染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消除了涉重金属废渣对区域环境风险隐患,对保护局部地区土壤环境、水环境安全具有显著作用。

5、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关闭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升级改造污染防治设施,强化环境监管等措施,2015年清水塘工业区涉重金属企业数量较2007年减少75%,铅、汞、镉、铬、砷5种重金属排放总量较2007年减少30.79%;攸县桃水地区涉重企业全部关闭退出,彻底解决桃水地区重金属污染排放源,消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隐患,区域环境质量彻底好转。

二、“十三五”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五年时间综合整治,全市重金属污染严峻形势已基本得到遏制和扭转。“十三五”期间,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有:

1.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较大

2013年,根据“十二五”中期评估资料,全市工业废气、废水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26885.44kg,由于铅锌冶炼、有色金属采选等行业在全市产业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例,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依然较大,尤其是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占全市80%左右,排放较为集中,对区域环境质量构成重大威胁。

2.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内知名的重化工、冶炼工业区,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且位于株洲主城区,紧临湘江,位置敏感,环境风险较大。“十二五”期间虽已关闭了大部分涉重金属企业,升级改造了一大批涉重金属污染治理设施,整治了霞湾港底泥污染、新桥渣场工业废渣等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株洲冶炼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衍生企业的存在;近几年关闭、退出企业遗留的重金属废渣、残液和废水未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关闭、退出企业重金属污染场地需要修复,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风险依然存在。

3.涉重金属行业规范化整治不彻底

“十二五”期间,全市重点加大有色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等行业的整治力度,但对服务性、配套行业环境管理工作存在一定不足。一是电镀行业。全市电镀企业分布散,规模小、工艺落后、未严格按照《电镀行业规范条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废水、废气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二是采选行业。主要分布在县域山区,特别是醴陵市洪源矿区和茶陵县湘东矿区,由于目前有色产品市场低迷,大多数采选企业长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未按照《湖南省有色重点行业综合整治规范》要求进行集中整治。

4.历史遗留废渣、尾矿库环境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根据全市重金属废渣调查结果,全市矿区多处堆存大量含重金属废渣和尾砂,部分尾矿库未按标准封场管理,涉重金属企业关闭后厂房和构筑物未及时拆除和安全处置,对局部生态环境仍构成安全隐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重金属治理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