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全面分析|以历史经验为训的海绵城市

2017-06-14 09:11来源:环境设计研究作者:百瑞BarryWilson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雨洪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城区自然土地、绿化带及农田的流失,减少了可渗透的绿地面积。1962年,首尔人口总数为250万,非渗透性地表面积比率为7.8%,而到了2010年,首尔人口总数为1000万人口,非渗透性地表面积比率却达到了47.7%。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最终流向低洼地带(11%(1962)——52%(2010))。首尔共有4万套地下室位于易发洪水的低洼地带。漫入这些地下室的大量雨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亟待处理不说,由于地下室排水管道的位置比公共排污系统低,每逢下雨,污水便会堆积,并大幅回流。

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首尔 (图片:Seoul Solution)

在2010年及2011年的特大洪灾发生前,韩国在防洪方面多专注于防洪工程设备。洪灾发生后,韩国政府出台计划,投入重金以改善城市的防洪措施。新型防洪策略将自然环境状态纳入了考虑,并会进行相应调整,同时,由于发动了居民从微观层面将损失最小化,城市面对灾害时也更有准备、更积极了。

首尔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 (图片:Seoul Solution)

首尔运用了一种水循环系统来恢复自然水循环过程,并增加土地的吸水量。先是拆除了高速公路,然后又开凿了地下河流,如清溪川等。首尔安装了存贮及利用雨水的相关设备,提高了公路及人行道的渗透性,也方便了公民对雨水加以利用。这种新型雨水管理方式减轻了现存排污系统及雨水泵站的负担,使得城市在面对洪灾时准备更为充分。首尔通过改变防洪政策,由简单防洪步入了综合考虑环境、城市规划及交通等多种因素的新阶段,同时也意识到,洪灾的发生主要和降雨量、地理条件、土地使用情况及排水系统多方面相关。

由洪灾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损失, 首尔 (图片:Seoul Solution)

延伸阅读:

干货|海绵城市建设要点 你一定会用得上!

市场分析|"插手"海绵城市建设 你的机会在哪里?

2016年度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绩效考核名单出炉 快来看你的家乡排第几?

原标题:以历史经验为训的海绵城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城市规划查看更多>雨洪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