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关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的思考

2017-07-04 09:59来源:农业环境科学作者:王雪等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环境城市双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 政治方面,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 经济方面,转变发展模式,稳增长、扩内需、补短板;

☑ 社会方面,落实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 文化方面,传承城市历史文化,提升风貌特色;

☑ 生态方面,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

城市双修做什么

1)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

(1)加快山体修复。加强对城市山体自然风貌的保护,禁止劈山修路、劈山造城;因地制宜采取科学的工程措施对原有受损山体进行修复。

(2)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加强对城市水系自然形态的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实施控源截污,科学开展水体清淤,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因地制宜改造渠化河道,恢复自然岸线、滩涂和滨水植被群落,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3)修复利用废弃地。要对矿坑、工业企业搬迁后的场地等进行生态修复,综合运用多种适宜技术,改良土壤,消除安全隐患,重建自然生态。对经评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的此类用地进行重新利用。

(4)完善绿地系统。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优化绿地布局,均衡布局公园绿地。拓展绿色空间,拆迁建绿、扩地建绿、见缝插绿。提高存量绿地的品质和功能。推行生态绿化方式。

2)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

(1)填补基础设施欠账。一方面是城市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热、公共厕所、应急避难场所等的建设。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商业网点、医疗、教育、科教、文化、体育、养老、物流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2)增加公共空间。通过完善公共空间体系、控制城市改造开发强度和建筑密度、加强对山边水边路边的环境整治,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

(3)改善出行条件。提高道路通达性,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打通断头路,形成完整的路网;鼓励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车;改善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方便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鼓励结合老旧城区更新改造、建筑新建和改扩建,规划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供给。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的使用推广。

(4)改造老旧小区。重点开展对八十年代以前的大批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包括节能和抗震加固、加装电梯、小区综合整治、小区海绵化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等。

(5)保护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加强城市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延续历史文脉;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改造老旧城区,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和肌理;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6)塑造城市时代风貌。加强总体城市设计,确定城市总体的风貌特色;加强重点节点的城市设计;加强新建改扩建建筑的设计管理。

延伸阅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城市双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