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五”规划

2017-07-05 09:3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脱硫脱硝生态环境保护内蒙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加强重点生态区域保护与管理

1.深化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

坚持生态立区,构筑祖国北方生态屏障的生态保护战略。按照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针对国家和自治区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实施“减轻压力、休养生息”的方针,建立水源涵养型、防风固沙型、水土保持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型等重点生态功能区。推动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优先在功能区内布局,不断扩大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内重点野生动植物资源,明显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功能状况评价,按照发展方向和开发管制原则,推动制定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动协调相关部门和地区针对目前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生态良好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与治理,继续实施五大生态工程。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管理。优化转移支付政策,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2.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职责

编制《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办法》,完善全区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强化管护能力。加强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基础调查、管理评估及规范勘界等工作,落实自然保护区土地确权和用途管制。开展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国家级每年2次,自治区级每年1次,重点区域加大监测频次,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定期组织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完善违法违规问题的通报和督办制度,加强问责监督,及时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自然保护区通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督促进行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要进行挂牌督办。将重要河湖、草原生态系统及水生生物、小种群物种的保护空缺作为重点,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廊道、保护小区和自然保护区群建设,根据实际保护功能适当对现有自然保护区进行优化调整。推进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3.推进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我区自然生态资源自然性、原始性、独特性、珍稀性的特点,在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森林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额尔古纳湿地等地开展资源本底调查,探索启动国家公园建设等前期工作,适时开展国家公园申报与创建工作。探讨国家公园实行公益管理、特许经营和生态补偿的可行性,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公园管理评估规范》,构建有效的国家公园资源管理与运行体系。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整合完善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体系,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文化遗产、森林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保护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统筹协调,提高保护管理效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硫脱硝查看更多>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内蒙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