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观察|探索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模式”(附典型城市垃圾分类情况分析)

2017-08-16 08:43来源:固废观察作者:纪宇航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减量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如何成功走出垃圾分类处理“中国模式”?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出台,表明了中国对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高度重视,如何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处理中遇到的难题,已成为全社会各界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科学长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群众从政策、技术、社会几个层面进行严格把控,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建立科学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相关法规的支撑。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法规、制度,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站点建设相关标准的形成,明确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各项要求,依法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发布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目录,为各省规范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各城市人民政府应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强化监督检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应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2017年底前制定出台办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细化垃圾分类类别、品种、投放、收运、处置等方面要求。

我国各地气候特征、发展水平、生活习惯不同,垃圾成分差异显著,各地垃圾分类方法难以做到整齐划一。各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指导各城市根据其不同情况制定具体的垃圾分类收集品种和方法,合理确定实施路径,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提升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探索创新模式,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服务,逐步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体纳入环境信用体系。推动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导的生活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及技术研发基地,将其纳入区域发展规划。

“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模式渐成主流

执行垃圾分类,首先应充分考虑目前已有的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所确定的末端处理技术。做好终端处理与前端分类的良好衔接,才能提高垃圾资源化效率。应针对采用生化、焚烧、卫生填埋等不同方式的终端处理设施,设定各自的前端分类功能。例如,焚烧前通过垃圾分类减去不可燃烧物,以提高燃烧值;填埋前通过分类减去部分可回收物,以提高填埋场使用寿命、增加了资源回收率;对垃圾进行生化处理前,经过合理有效的分类,才能达到处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效果。末端处理工艺决定垃圾分类方式,只有末端处理工艺与前端分类相匹配,从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作业服务的企业才会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规范收集、运输,社会单位和个人对垃圾进行的分类投放才不会徒劳无功。

生活垃圾分类应该从物料回收为导向转变为物料回收和垃圾处置双导向。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首先根据废品回收市场的收购品种做好回收,然后按末端处理工艺技术要求对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这一垃圾分类原则所引出的“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模式,是目前国内垃圾分类的主流模式。这一模式强化了废品回收系统和垃圾处置设施的有效衔接,有利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处置和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体系的完善。

两网融合、重构生活垃圾网络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系统一直处在两网并行的模式之中,在每年约1.5亿吨的生活垃圾年产量之中仅有27%为可直接回收部分,进入到再生资源网络。而余下73%的生活垃圾中仍有40%为低值回收物,却由于技术及设备等局限,回收率过低而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合在一起直接焚烧或填埋处理,造成资源浪费,中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资源损失价值在250亿元至300亿元。

延伸阅读:

垃圾分类到底出了啥问题?北京城管委对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思考

原标题:观察丨探索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的“中国模式”---附【典型城市垃圾分类情况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强制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减量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