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国民政府时期城市排水工程与防水措施

2017-08-31 13:24来源:给水排水作者:胡吉伟关键词:城市内涝水文环境城市排水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城内其他河道,如青溪、玉带河、九华山沟、珍珠河、香林寺沟等作为秦淮河分支深入城区各处,犹如城市的排水管道,收集雨水、污水后汇入秦淮河。民国前期这些支河径流大多淤塞浅狭,无法排泄雨水。

九华山沟、玉带河两处河道淤浅,九华山来水下泄后无处排泄,山水四散乱流,“成贤街、中央大学积水数尺”即因此而起。白鹭洲地势低洼,河堤处原设有水闸防水,民初闸废,该地水患皆因“金陵闸废弃而河水尽入”所致。黄埔路原有前湖入城水道,此河道也是香林寺支流必经之地,该河道阻塞后,雨水无处容纳,遂泛滥成灾。

南京市原本河塘众多,这些河塘可以蓄水防洪,在防治内涝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移民的迁入,生齿日繁,房屋建筑不断增加,为适应发展需要,许多沟渠塘河被人为填塞掩埋。剩余池塘皆为死水,塘水不流通,废物充斥其中。

当时城市垃圾还没有较好的处理方式,市政府决定“利用垃圾将市内各废弃池塘一律填平”,想在处理城市垃圾的同时一并解决死水臭塘问题。水塘被填埋,蓄水防洪作用消失,而相应的排水设施未能同时跟进,雨后市区积水无处蓄,引发城市内涝。工务局指出:“房屋增加,原有水塘渐次填塞,污水无处宣泄,秽臭湫湿。”市政府对水灾调查后认为,“新街口及破布营一带水灾,因水塘填塞致局部积水无法宣泄所致”。


(二)水利设施失修

秦淮河与长江水位涨落关系密切,长江水位低于西水关时,城内河水可由秦淮河排入长江;当长江水位高于内河水位时,需关闭东、西水关水闸以防江水倒灌。东、西水关水闸正是关系南京城安全的重要水利枢纽,但民国前期原有闸门“已失效用,即已不能关闭,致江水向城内灌入,泛滥市内”。江水倒灌加重南京城区内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玄武湖湖水下泄是引发南京城水患的因素之一。明城墙外,湖西北处原有河道与长江相接,至清末,河道已废。湖水出路仅有台城水闸一处,通过明城墙底部河道泄入秦淮河。玄武湖与城内地势落差较大,湖面高出秦淮河一尺有余,每年雨季,为防止湖水大量下泄需关闭台城水闸,但是,湖水仍从城墙底部及地下孔道渗漏流入城内,涌向成贤街一带,加重灾情。

南京城早在六朝时就设有排水暗沟、明渠,收集地面雨水、污水进入排洪河道。1987年,南京考古队挖掘出位于草场门的一条明代砖砌下水道,该下水道由主排水道和分排水道组成,从城墙底部穿过,将水排入秦淮河。下水道遗址的发掘说明,明朝时下水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市政设施。水利废弛,沟政不修,百姓“将废物倾入,宽度深度历年减少”,原有下水道设施湮废破败,“平时臭气四溢,大雨则温溢街巷”。

原标题:国民政府时期城市排水工程与防水措施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城市内涝查看更多>水文环境查看更多>城市排水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