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年来,抗生素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有害效应、抗性基因的传播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低处理效率,养殖废水是地表水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十几年我国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特征,以期为水产养殖水体抗生素污染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水产养殖水中主要检测出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抗生素因养殖地区、养殖种类的差异而有所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抗生素使用模式有关。抗生素的浓度在季节上的总体规律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可能与温度、水文环境等因素有关。
研究亮点
(1)首次全面地综述了我国水产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2)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因养殖地区、养殖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抗生素的浓度在季节上的总体规律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2019年全国渔业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 480.36万t。我国的水产水平持续发展,其成就在世界上有目共睹。近几年来,为了增加产量和收益,国内多地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不断加大,投饵量也持续上升,导致水中残饵和排泄物堆积,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继而诱发各类鱼病。为了预防和控制鱼病,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高等植物或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活性抗原病体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可以干扰、破坏细胞的生长、发育。抗生素产品因其在疾病防治、促进生长及降低养殖体对某些营养成分需求上的独特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抗生素在水产养殖的广泛使用及其难降解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导致对非目标生物的生物累积作用和高毒性。此外,抗生素甚至可能威胁到邻近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并可能引发细菌产生抗生素抗性基因、威胁人类健康等问题。
由于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以及处理不当等,养殖废水成为地表水中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全国多地水产养殖水体中抗生素在地域、养殖种类以及季节变化上的浓度差异,旨在为我国水产养殖水体抗生素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国内外抗生素使用情况
在2000年,世界上抗生素使用量最高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新西兰、法国、美国、西班牙和中国香港。2012年美国抗生素年使用量达17 900 t,其中兽用抗生素使用量高达14 600 t,占81.5%;2013年英国抗生素的使用量为1 061 t,其中兽用抗生素为420 t,约占40.0%。然而2015年,世界上抗生素使用量最高的国家主要是中低收入国家如突尼斯、土耳其、罗马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欧盟地区则在2006年1月全面停止使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
我国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使用国。据报道,2013年我国生产抗生素21万t,使用量为16.2万t,其中兽用抗生素占52.0%。2015年兽用抗生素的使用量已超过10万t,占全球兽用类抗生素使用量的1/2以上。
据估计,相较于2010年,2030年兽用抗生素消费总量将增长近2/3,其中俄罗斯、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的抗生素使用量将增长近一倍。
2、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
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和投入的抗生素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以及大环内酯类5大类(表1)。兽医临床上最常用的兽用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具有生物利用度好、体内代谢稳定、抗菌谱广和抑菌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气单胞菌及弧菌等细菌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表明可治疗美洲鳗鲡气单胞菌属等细菌性疾病。
磺胺类药物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具有疗效强且抗菌谱广等优点,主要包括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该类抗生素通过抑制核酸前体物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可用于治疗由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等引发的细菌性疾病。四环素类抗生素因分子结构中具有共同的氢化骈四苯环而得名,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以及化学半合成衍生物(包括甲烯土霉素、强力霉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内酯键,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的大环状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抑菌活性较高。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化学结构的特点是具有β-内酰胺环,主要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该类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毒性低等优点。
3、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
3.1 不同地区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含量
抗生素在国内不同水体中的含量分布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且某些地区不同抗生素残留差异也较大。从地区上看,由于水产养殖在国内东部及东南部较发达,养殖水样采集地点多位于沿海省份。表2总结了各地水产养殖区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浓度情况。
表2 各地区养殖水样抗生素含量
注:“ND”为未检测出;“—”为未进行检测;“/”为文献中未提及
在华东地区,余军楠等在江苏某虾池水体中检测出14种抗生素,两个养殖水体中抗生素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04.890 ng/L和77.579 ng/L,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最高质量浓度分别达到57.140、18.928、16.528 ng/L和0.658 ng/L。四环素类药物在南京两个养殖塘水体残留的抗生素中占主导地位。Chen等研究表明,我国南部海陵岛养殖区水样中广泛检测到抗生素(ND~16 000 ng/L),主要类别同样是四环素类药物,但浓度水平较高于余军楠等的研究。
在南京浦口养殖区,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浮游植物等暴露在一定生态风险中。闫如玉对上海13家大型养殖场水样进行检测,所有样点中抗生素总质量浓度为22.25~850.80 ng/mL,平均质量浓度为 324.31 ng/mL。水样中各类抗生素占比为喹诺酮类(41.96%)>四环素类(29.91%)>磺胺类(16.91%)>氯霉素类(7.33%)>大环内酯类(3.89%)。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水体中主要的抗生素,两者占比之和达到了70%。
2011年—2015年,浙江水质监测项目中检测到8个典型养殖区水样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最主要的残留药物,质量浓度分别为18.8~76.3 ng/L和94.2~113.2 ng/L,检出磺胺甲恶唑、磺胺间甲氧基嘧啶、磺胺吡啶、磺胺氯哒嗪、恩诺沙星5种药物。其中,20个水样检出磺胺甲恶唑;14个水样检出磺胺间甲氧基嘧啶,含量为32.3~76.3 ng/L;10个水样检出磺胺吡啶,含量为18.9~41.9 ng/L;6个水样检出磺胺氯哒嗪,含量为18.8~30.6 ng/L;4个水样检出恩诺沙星,含量为94.2~113.2 ng/L;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残留较为普遍。李佩佩等先后采集了浙江温州和舟山的某些养殖场水体进行喹诺酮类抗生素检测,在温州养殖场未检测出喹诺酮类抗生素,在舟山某养殖场则测出环丙沙星含量为100 ng/L。
在华中地区,史朝斌在河南某养殖区域取一定样品,在35种抗生素中总共检测出其中的7种,且在水产养殖中较常用的脱水红霉素在水体的残留量远高于其他抗生素,为87.00 ng/L,其余抗生素的水体残留量则不超过3.00 ng/L。
李瑞萍等在湖北宜昌宜东平原某池塘养殖区域的34个养殖鱼塘水体检测出磺胺异恶唑、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嘧啶3种磺胺类药物,质量浓度为23~828 ng/L。鱼塘水体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浓度与环境因子有着紧密联系,水环境中的叶绿素a、总磷、总氮及pH等因子会对磺胺类抗生素药物的环境行为如吸附、降解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在水体中的残留水平。磺胺二甲嘧啶与pH、总氮、总磷及叶绿素a之间无相关性,但与总氮/总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丁惠君在鄱阳湖附近水产养殖区检测出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磺胺甲恶唑298.51 ng/L、金霉素162.68 ng/L、恩诺沙星96.55 ng/L、罗红霉素95.14 ng/L,其中磺胺类药物的检出率整体偏低,但在个别点位的含量却异常高,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的浓度和检出率整体均偏高。成婧等取湘北某蟹类养殖基地的养殖水样进行喹诺酮类的检测,检测出环丙沙星含量为45.2 ng/L。舟山和湘北养殖场在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投放方面则有类似之处。
在华南地区,卓丽等在南方某市某养殖池塘水体中检测到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14种抗生素,其中四环素类的氯四环素质量浓度最高,达716.00 ng/L,而养殖水体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种类较丰富,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的高检出与其在水产养殖的广泛使用有关。该市水产养殖区中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的浓度均低于渤海水产养殖区附近水体中的浓度。王志芳在广西罗非鱼主产区养殖池塘水体中,仅检出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和恩诺沙星,最高质量浓度分别达到3 242.0、44.3 ng/L和22.7 ng/L,其中土霉素已达到μg/L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土霉素刚被投入水体中,磺胺二甲嘧啶和恩诺沙星含量较接近。
薛保铭等在广西钦州湾渔场检测到磺胺类,其中磺胺甲基异恶唑平均质量浓度最高,为4.1 ng/L,在河流样品中抗生素质量浓度为ND~12 ng/L,海水样品中的抗生素质量浓度为ND~9.9 ng/L。甲氧苄氨嘧啶质量浓度也相对较高,最高可达3.8 ng/L。磺胺甲基异恶唑的高检出和高浓度与北部湾情况一致,这可能由于磺胺甲基异恶唑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水解及降解。甲氧苄氨嘧啶则是作为增效剂,通常是与多种磺胺类药物以1∶5配合使用,甲氧苄氨嘧啶的检出浓度较大可能与投入量较多有关。
郝勤伟等在广州南沙水产养殖区检测到35种抗生素,其中养殖水体中共检出4种抗生素, 分别为甲氧苄啶、磺胺嘧啶、莫能菌素和脱水红霉素,甲氧苄啶质量浓度最低(0.11 ng/L),而脱水红霉素质量浓度最高(60.76 ng/L)。这与渤海湾养殖场水体所检测出的抗生素种类和浓度差异较大,可能是因为渤海湾海水带入了人用和兽用的抗生素以及渤海湾水体自净能力较弱。
国彬等在广州采集14个鱼塘水样检测到的抗生素平均含量为四环素类(5.16 μg/L)>磺胺类(2.82 μg/L)>喹诺酮类(0.92 μg/L),其中四环素和磺胺对甲氧嘧啶含量最高,分别为5.16 μg/L和4.78 μg/L,土霉素在所有样点中均未被检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含量相近,均在 0.2~0.5 μg/L。郝红珊等在珠海和大亚湾水产养殖区海水水样中检出的6种抗生素及其含量均值为奇霉素(4.68 ng/L)>氧氟沙星(3.19 ng/L)>诺氟沙星(2.09 ng/L)>头孢噻肟钠(1.58 ng/L)>甲氧苄氨嘧啶(0.54 ng/L)>磺胺甲恶唑(0.13 ng/L)。梁惜梅等在珠江口养殖区水体中检测出2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四环素3种抗生素,质量浓度分别为29.79~78.29、ND~9.16 ng/L和ND~40.92 ng/L,这与珠海和大亚湾海水水样检测情况类似。
杨基峰等以中山三角镇典型配套养殖体系为对象,调查4种磺胺类(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苄啶和磺胺甲恶唑)、2种四环素类(四环素和氧四环素)、2种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和2种大环内酯类(脱水红霉素和罗红霉素)在鱼塘水体的暴露水平。磺胺类抗生素中质量浓度最高的为甲氧苄啶(382 ng/L),平均质量浓度为 123 ng/L,大环内酯类中质量浓度最高的为脱水红霉素(11.7 ng/L),喹诺酮类中质量浓度最高为诺氟沙星(192 ng/L),四环素类抗生素则没有被检测出,四环素在沉积物中检出率在78%以上。
这可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本身水溶性差、易吸附于沉积物有关,造成其在水体中浓度极低,而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和罗红霉素在沉积物中未检出,在相应的水体中检出,主要是由于上述3种抗生素本身的水溶性高特点所致。
综上,水产养殖场水体的抗生素使用量和残留量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最高,其次是华东地区沿海地区,而华中地区最少。抗生素地域差异与很多因素有关,各地域根据养殖环境、养殖品种的不同所投入的抗生素的种类和质量会有所差别,养殖环境中一些理化因子如温度、pH等也会影响抗生素的残留程度。抗生素呈现出的地区性差异与当地抗生素投放习惯和环境行为有关,且地区发展有所差异,人类生产活动和排放与地区经济紧密联系,这些人类行为会使得环境中的抗生素降解速率发生变化。
3.2不同养殖种类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含量
由于养殖方式的不同,不同养殖生物的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也不相同。2018年,李贞金等对多个水产养殖塘进行采样和检测,其中检测出抗生素种类最多的是白水鱼和青鱼塘,分别各10种;其次是虾塘,有9种抗生素被检出;而在扣蟹塘检出的抗生素种类最少,仅5种。除了磺胺甲恶唑仅在扣蟹塘被检出,其他磺胺类抗生素在各类养殖塘水中的检出质量浓度比较接近,在几~十几 ng/L。与蟹塘和虾塘相比,鱼类养殖塘水体中甲氧苄啶检出质量浓度较高(16.40~30.42 ng/L)。在虾塘水体中,喹乙醇检测质量浓度高达3 612.85 ng/L,远高于其他养殖水体(检出质量浓度仅几 ng/L),这可能与当时喹乙醇刚被投入虾塘水体中有关。喹乙醇的促生长作用较显著,因此,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研究显示,以30~150 mg/kg的添加量饲喂虾,成虾的平均增重率将提高15%~20%。
董晓在桑沟湾3个不同水产品种养殖区中共检测出9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在牙鲆养殖区,检出的抗生素种类多且含量较其他采样点浓度高。其中较高的抗生素为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双氟沙星,含量为23.30~32.48 ng/L。在黑鱼养殖区,9种被检出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为5.23~16.06 ng/L;在河豚养殖区,含量最高的抗生素是恩诺沙星,为18.79 ng/L。
杜鹃等对东营海水养殖区的5个养殖池水样进行了检测,海参池水中检测出罗红霉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氨嘧啶、氟甲砜霉素和恩诺沙星,而虾池中未检测到罗红霉素。海参池水中抗生素总浓度明显高于虾池,虾池中甲氧苄氨嘧啶最高质量浓度达30.1 ng/L,氟甲砜霉素最高质量浓度达65.3 ng/L,海参池中甲氧苄氨嘧啶最高质量浓度达98.2 ng/L,氟甲砜霉素最高质量浓度达 261.0 ng/L,分别为虾池对应抗生素种类的3.26倍和4倍,海参池中抗生素总浓度平均值约为虾池中总浓度平均值的4倍。
王敏等在福建九江养殖区检测出3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和磺胺类)共7种抗生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甲砜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氨嘧啶)。养殖类型包括鸭、虾、鱼、蟹、贝类5类。磺胺嘧啶和甲氧苄氨嘧啶在鸭池中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5.36 ng/L和40.20 ng/L;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和氟甲砜霉素在虾池中质量浓度最高,分别为3.54、7.35、18.50 ng/L和5.00 ng/L;而氧氟沙星则在蛏池中质量浓度最高,为14.80 ng/L。在鸭池中,甲氧苄氨嘧啶的使用量远高于其他6种抗生素,磺胺甲恶唑则在虾池中也较高于其他抗生素,而在鱼池、蟹池和蛏池7种抗生素使用量较少且差异不大。
3.3水产养殖水体中抗生素季节分布特征
有关水产养殖水中抗生素浓度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研究较少,呈现出的总体变化规律为春冬季的水体抗生素浓度高于夏秋季。陈国鑫检测到氟甲砜霉素在养殖鱼塘中春冬季的含量(1 957.2~3 429.8 ng/L)是夏秋季含量(145.1~226.1 ng/L)的8.7~23.7倍,生产河道春冬季的含量(389.5~683.0 ng/L)也高于夏秋季含量(13.5~247.3 ng/L)。对于生产河道和滆湖中的恩诺沙星、磺胺甲恶唑和土霉素而言,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特点,其原因可能与温度以及当地的水文环境等因素有关。
杨基峰等研究发现,水体中雨季和旱季中检出的抗生素种类存在较大差别。在4月雨季,最多有3种抗生素被检测出,分别为诺氟沙星、磺胺甲恶唑和脱水红霉素,其中诺氟沙星最高质量浓度可达到192 ng/L。在12月旱季则有8种抗生素被检测出,种类明显多于雨季。这可能是因为广东地区雨季雨水较多,降雨对鱼塘水体中抗生素进行稀释,在旱季雨水较少,抗生素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富集”,从而导致更多的抗生素被检测出。此外,也有可能是夏季抗生素使用量增加导致的。在郝红珊等的研究中,2015年春季水样抗生素浓度低于2014年秋季,珠海污染情况高于大亚湾,2015年3月(春季)的降水量高于2014年10月(秋季),这说明海水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受降水影响较显著。
4、结论与建议
本文总结了近十几年我国水产养殖水体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养殖水中主要检测出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抗生素因养殖地区、养殖种类的差异而有所差异,可能与当地的抗生素使用模式有关。抗生素浓度在季节上总体规律为春冬季高于夏秋季,可能与温度、水文环境等因素有关。
从整个行业的层面上而言,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生产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仍有随意添加、管理不当等问题。如若不能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处理,我国养殖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甚至会威胁到国民的健康及安全。作为养殖业的抗菌性药物,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量不可忽视,为防止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应科学合理用药或研发新型替代品。有关部门应重视抗生素的监控和限制,降低抗生素的残留危害,严格检测和限制超标水产品进入市场,确保食品安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苏州市生态环境系统惠企纾困稳经济十八条举措》,推出落实环评制度改革措施,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范围等18条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守底线、稳经济,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保障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重庆市委、市政府系列部署安排,6月9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出台11条政策措施助企纾困。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十一条政策措施一、优化监管保生产政策措施(共3条)1.深化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纳入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出台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二十三条措施,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详情如下: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经济保增长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密结合
本文接上篇《EOD项目操作逻辑和相关政策》案例二: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公益林碳普惠项目1.项目背景花都区地处广东省广州市北部,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被称为广州市的“北大门”和“后花园”。为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花都区依托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碳普惠制试
日前,桂平市环保生态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设备采购、供货、技术服务公开招标,该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要求投标人近三年(自2019年1月1日起)至少具有2个垃圾行业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设备的使用业绩。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桂平市环保生态产业
日前,河南印发《扎实做好惠企纾困一揽子生态环境政策措施》。详情如下: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扎实做好惠企纾困一揽子生态环境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全省稳经济促增长工作部署会
5月28日,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传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为企业纾困解难,推进市场主体倍增等一系列决策部署,激励先进典型、促进问题解决,山西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入企纾困帮扶活动的通知》,推出10项措施,在全系统开展入企纾困帮扶活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入企
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获悉,日前,湖北省钟祥市发布了关于印发《2022年钟祥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印发《2022年钟祥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的通知钟环办〔2022〕10号钟祥生态环境监测站、钟祥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局属各科室:为做好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落实《2022年全省
日前,科技部发布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详情如下: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22〕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
日前,重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桃花溪(重庆发电厂毛线沟灰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一期)EPC总承包(第二次)流标情况说明。桃花溪(重庆发电厂毛线沟灰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一期)合同估算金额:约19518.6万元。项目概况与建设规模:项目通过实施重庆发电厂毛线沟灰场生态修复工程、桃花溪地下水污染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2月6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征求《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控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详情如下: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11月29日,文昌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关于开展文昌市第二代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工艺等8个子项目申报工作的公示,详情如下: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公布,旨在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指导和规范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修订工作,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日前,发改委发布关于印发化学原料药等6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详情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和推动企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水产养殖尾水新型污染物处理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本指南提出了淡水池塘养殖尾水末端处理模式下,排放尾水中抗生素类新型污染物处理过程工程设计、参数配置、运行维护、生态净化效果、排放水质等技术要求。本指南适用于本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准水源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山东即墨海参养殖违规使用敌敌畏等禁用药物事件,引发公众关注。据报道,部分海参养殖户使用敌敌畏来杀死养殖池中的鱼虾等竞争生物,而且用量极大,不仅可能有农药残留,养殖废水直排海中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追踪近海海域污染的源头可以发现,除了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
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与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月27日联合发布了《湖南省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一标准将于2021年2月27日正式实施。首次发布该标准是国内首次发布的强制性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湖南省淡水养殖尾水的控制要求、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实施与监督,
北极星水处理网从中国政府采购网获悉,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陵水基地养殖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中标公告,公告详情如下: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陵水基地养殖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中标公告广州宜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委托,就“热带水
导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陵水基地养殖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公开招标公告广州宜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陵水基地养殖废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有关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本次普查旨在摸清水产养殖业污染源基本信息,获取水产养殖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业污染物的产排情况、排放规律和主要影响因子。普查内容为各养殖模式养殖尾水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等
本文系统分析了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六种微塑料与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在土壤介质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老化程度、极性以及土壤中H+、低分子酸的影响;微塑料与持久性污染物的作用受微塑料疏水性、橡胶域丰度、污染物极性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微塑料与抗生素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极性以及土壤中的腐殖质等物质的影响。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其中出现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这一表述。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也表示,要更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重视新污染物评估治理体系建设。新污染物“新”在哪儿?这一类污染物治理有何难点?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
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持续推进,长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然而近日有媒体调研披露,目前,长江流域抗生素浓度偏高,并称“长三角约40%孕妇尿液中检出抗生素,近80%儿童尿液中检出兽用抗生素”。此消息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众多人士认为,妇女儿童受到的伤害触目惊心,抗生素污染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近日,有关“长江抗生素”的报道引起公众关注。报道称,一项调研显示,长江抗生素平均浓度为156ng/L(纳克/升),高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报道中同时引用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年来对上千名8-11岁儿童和516名孕妇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尿样中共有21种人用、兽用或人兽用抗生素检出,79.6%的学龄儿童尿
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人体有超过80%的免疫功能是以肠道中菌群平衡为基础。滥用抗生素大量破坏益生菌,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为体外病菌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抗生素监管存三大难题:一是污染管控起步较晚,药品产用登记体系缺乏,负荷估算难;二是环境科学与水文学脱节,过程追溯难;三是污水深
近日,随着《瞭望》杂志上一篇名为《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文章的发表,抗生素又被推上了热搜。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医疗废水以及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等。这些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进入人体,容易让人体产生抗药性,降低人体免疫力。近些年,我国也在积极行动
摘要为了解畜禽养殖场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选取天津市5家典型规模化养鸡场,分别采集新鲜鸡粪、周边近土,及远离养鸡场的对照远土,用UPLC-MS/MS法检测分析5类兽用抗生素[磺胺类(SAs)、四环素类(TCs)、喹诺酮类(QLs)、大环内酯类(MAs)、β-内酰胺类(β-lactams)]的污染现状,利用风
摘要:抗生素土壤污染和危害日益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由于其进入土壤方式的隐蔽性及危害的潜伏性,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及治理研究一直滞后于常规土壤污染物。文章简要介绍了抗生素在环境中存在的严峻形势,以及进入土壤环境途径、迁移转化及生态风险,进一步分析了土壤抗生素污染植物修复的原理和研究应用
废水排放中的抗生素污染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等研发出了一种低温等离子体废水处理技术,能够对诺氟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降解处理。相关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环境领域类专业期刊《光化层》上。该所研究员黄青课题组与企业合作,利
我国畜禽养殖抗生素年使用量达9.7万吨,占全国抗生素年消耗量近50%。这是从近日举行的第三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国际会议上获知的数据。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出,当前,畜禽养殖业应高度关注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其他促生长激素等的新型污染物。城市环境所研究员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