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哈佛大学教授谈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 理论 实践 项目

2017-09-28 10:52来源:风景园林网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雨洪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海绵城市的起源

《世界园林》杂志中最近一篇文章有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范畴、背景,以及在欧洲背景下北部荷兰的实际规划设施、设计展开了研究。先简单介绍一下2005年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开展的一项名为海绵城市的研究,这个研究也是荷兰鹿特丹第二届建筑双年展(作品)《洪水》的一部分。在荷兰以及全世界的很多地方,不断上升的海平面以及气候变化而不断增加的降雨量,使得严重的洪水问题变得更加寻常,2004年水利部委委托我研究了一下瓦尔河改道的问题。这个项目是在2005年,它是作为新荷兰水城的一部分,确定了在宽泛洪泛区为瓦尔河创造更多空间的需要,以适应未来预测的水流强度的显著增加,此外预测这一地区城市建筑结构的发展和密度也将有所增加。允许在瓦尔河地区进行防洪和进一步定居的战略,采用了新颖的景观材料概念景观设计研究进行了测试。

沿着瓦尔河的两岸韵律式地建立了洪泛区运河、干燥的房间和湿地,以解决不断上升的水域和洪水,并增加公共开放绿地的密度以及质量的发展需求。这两种景象的结合展示了江河岸上的堤坝进行拆除的明确的想法,并且在干燥的地区以及河流漫滩之间将水和城市进行结合。数量巨多到海绵遍布与整个荷兰的景观,在吸收并垂直储存了数百万升的洪水,同时也为新型的城市化提供了空间。海绵通过提出一种既能吸收水分,又能作为结构化元素的混合结构,从新构思传统的堤坝,洪水由双海绵系统捕获,暨软质和硬质两个部分。


瓦尔河项目示意图

两者都是由与这里所展示的超吸收聚合物(SAP)与土壤混合而成的蜂窝网络组成,这使得它能够保持数百倍于自身重量的水体。

软质的海绵是根据季节性的洪水上升下降的一种波动起伏的系统,随着平均水位的升高,软质海绵通过添加硬化剂转化为结构海绵,带硬化剂在表面上形成了壳体,以应对后续的发展。这个项目被称为海绵城市,既表示了其具有吸收性,又可以作为将来发展的基础设施。这个概念性的成立模型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在2004年首次使用CNC路由机建造的。这个双年展包括了2005年鹿特丹市一个开展于拉斯帕尔马斯的常规模型与研究展览。

海绵城市建设的原则

我们需要从(会发生)洪涝的城市转变为绿色海绵(城市),这些海绵用于保护地表水以及自然水循环,和它的毛细水文。我们应该去除那些需要很高维护成本的装饰性的景观,并用低成本维护的荒野风景去代替它,荒野或者乡土的景观成为这些地区独特的身份代表,并成为场地上运作的一种系统。我们也需要用冷景观取代热景观,并将环境工程与设计相结合,以创造出人们觉得更加舒适愉悦的空间。海绵城市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在于冷却水体提供清洁的水资源,并产生清洁能源之间的循环运动,并提供最大限度的新鲜空气,用于再次冷却。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统一了水资源、景观、能源、人类。


海绵系统

海绵城市的实践

一系列的绿色海绵在整个场地中以不同的形式被用作于天然水的收集器。这是一个海绵系统的细节图,以及它在场地上的应用。下面对海绵系统中的四个问题进行探索,一是为了不断变化的未来,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做准备;二是提升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属性;三是在景观的美学以及绩效中,统一设计与环境工程;四是反映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以备全年的景观和季节性的变化。

介绍两个研究案例。这两个案例以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环境背景,他们都运用了海绵城市的原则。

第一是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河。第二个案例是韩国河南市(Hanam)一个叫做Misa居住区项目,这个项目被称为五季,提出了第五个季节,通过使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应对水资源的管理,气候的变化,能源的控制,不断变化的未来。图上场地上生长着采用野生景观种植幼苗,有污水渗透坑和海绵通道。手绘场地平面图展示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循环以及居住的建筑地块儿。为了更加稳定的生乃系统,场地上大的流域被划分为比较小规模的流域,雨水管理系统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现存场地的内容,展示了场地周围的生物洼地,土地以及植被花架。在现成的场地内建筑物表面的径流通过土壤、雨水花园、植被多孔介质传送到自然的地面。雨水花园使用了深度洼地、种子带、湿地、直流池、地下蓄调池等等措施。

延伸阅读:

史上最全国外海绵城市案例详细解析!

技术|布局复杂的旧城区“海绵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做?

原标题:尼尔·柯克伍德:海绵城市,理论、实践、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雨洪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