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雨水变资源?看看中美如何将它变废为宝

2017-10-19 09:13来源:水基因作者:张静关键词:雨水回用雨水收集雨水资源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国夏朝时期洛阳的筒形陶土管道排水设施建设,标志着引导雨水排放从原始就地散流排水阶段进入了较为先进的规划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各朝代的宫殿区不断扩建,雨水排放系统也日趋完备。清代北京紫禁城内,利用自然坡降设计营造了包括干沟、支线、涵洞、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的人工排水网络,雨水通过东西向的支线汇集到南北干沟内,再流入内金水河,最后汇入护城河。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纵横交错,保证了故宫五百余年来不受暴雨积水之害。

雨水变资源?看看中美如何将它变废为宝

故宫“千龙吐水”

历史上的应用实例

“四水归堂”是中国古代建筑引导雨水的典型做法之一。所谓“四水归堂”是指建筑合院天井四周的斜屋面将雨水引入院落内,汇集的雨水流入院落中的地沟、鱼池或水池,最后排入通向河道的沟渠。在风水学中“四水归堂”还有积聚四方之财的寓意。“四水归堂”在引导雨水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雨水宣泄景观。古代建筑艺术的观赏功能与引流雨水的实用功能被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雨水变资源?看看中美如何将它变废为宝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四水归堂”

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北京北海公园团城就是雨水入渗的杰作。当时团城的地面高于周围地面约4.6米,相对封闭和孤立。城内的树木根系吸取不到地下水,而全部依赖雨水供给。团城地面没有排水沟,城墙没有泄水口,雨水通过呈倒梯形、极具吸水性的地面青砖渗流入地下,汇流至十一个水眼中。每个石制水眼下都有一个竖井,竖井之间有涵洞勾连,这样到达涵洞的雨水就可以从左、右、下三个方向继续往周边的土壤入渗。另外,团城的土壤层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雨水变资源?看看中美如何将它变废为宝

北京北海团城俯瞰

原标题:【技术聚焦】雨水变资源?看看中美如何将它变废为宝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雨水回用查看更多>雨水收集查看更多>雨水资源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