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技术正文

神奇的“魔法箱” 让废活性炭“再生”修复污染土壤

2017-11-06 08:45来源:华龙网作者:黄军关键词:活性炭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72个零件组装成一体箱 失败十余次还要继续

“再生一体箱”方方正正,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储物箱,没啥特别。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箱子组装时竟用了972个零件。

“这是一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有环保科技企业的工程师指导,团队成员分工完成了箱体原材料的采购、加工、组装及调试,市面上几个主要机电市场不知道来回跑了多少次。”团队成员、研三学生吴潇潇说,仅是等离子反应器都自主设计了五款,最后选择了效果最好的一个。

记者了解到,这972个零配件组装成最后的成品,花了半年时间。

“经常是我们好不容易搭建好了,测试了发现不行,只好重来。”吴潇潇说,虽然失败了十多次,但大家都不想放弃。目前样品已经实现了废活性炭60%的净化率,这一数据还会继续提高。

箱体组装需要自己动手。

学生在组装零配件。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师生协作搞科研 “互怼”不断让产品更优

据悉,该项目由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王星敏教授、余纯丽教授带领3名研究生和4名本科生团队,自2012年开始研发而成,项目获得了重庆市科委应用开发项目(cstc2014yykfA-5003)的资助。

勤于思考,善于辩驳是团队中学生最大的特点。采访中,王星敏一直为学生团队点赞:“只有你喜欢,你才会用心做,并且做得更好。研发过程中,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时走路吃饭都在思考怎么优化设备,为了提升自制设备性能,师生间常常发生激烈争论。”

王星敏举例说,“再生一体箱”的外壳,从产品的推广角度来看,她认为要用轻便、美观的材料,如工程塑料,而学生坚持耐用性,并选用了铁材质。

“我并不是绝对的权威,谁的建议更好用谁的。”王星敏说。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创意,团队按学生的想法加工了设备,虽然耐用,但是设备太重,加工成本还增加了四分之一。最终,在方案优化的讨论中,学生主动提出了外壳材质改进方案。“类似的‘互怼’有很多。但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强化知识与技能,也让产品的性能一次次有了提高和改善。”王星敏说。

多次测试的数据显示,“再生一体箱”的等离子体设备和整体装置,比市面上同类型的产品有进步和提升,操作更简便,运行成本也更低。

降低环保企业成本 市场前景广阔

记者了解到,项目立项不久,王星敏团队的研究就吸引了专注废水和废气处理的环保公司重庆天圣科技的关注,双方展开了合作。

在公司总经理周燹看来,“再生一体箱”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他表示,活性炭主要用于过滤有毒气体和污染物,它的缺陷是会饱和。一旦饱和,废活性炭就成了二次污染源甚至是危险废物。“购买活性炭需要三至五千元一吨,废弃后,每吨废活性炭企业还要花两三千块钱去集中规范处理,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很大的成本。”他说。

虽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催化燃烧这种方法来让活性炭循环再生,但是资金投入是百万级的,而且耗电。周燹表示,当“再生一体箱”进入市场应用后,就可以让企业少花钱,而且它的能耗低,可大大降低处理废气、废水等环保公司的生产成本。

接下来,王星敏团队还将联合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创新,对“再生一体箱”进行优化升级,将其应用推广到工业化生产中。

“等离子体废活性炭再生一体箱”成品。

“等离子体废活性炭再生一体箱”成品。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延伸阅读:

纳米材料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原标题:【启航新时代 展现新作为】重庆工商大学研发“魔法箱” 可让废活性炭“再生”修复污染土壤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活性炭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治理查看更多>生态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