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1月10日,柴桑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柴桑区发布回应称,柴桑区委、区政府已组织调查,港口镇、村成立工作组进村入户集中收存疑似污染大米,待检验结果确认后,对确属污染大米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该区域的污染状况与镉大米疑云,其实并非首次引发关注。早在今年8月,有志愿者就九江(铜硫矿)矿业公司造成的周边土壤污染及东湖污染问题进行信访投诉,九江县(现柴桑区)环保局在给出书面回应中坦承,由于早期粗放式开采,丁家山金铜硫矿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据悉,该铜硫矿成立于1970年,2008年改制重组后,原丁家山金铜硫矿区现属九江矿冶有限公司,期间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14年经江西省环保厅批准开采。当地相关负责人将这一污染问题定性为“历史遗留问题”,并表示近年多次试图开展生态修复项目,但最大的难题在于缺乏资金。
当地是否是真的是拿不出资金来解决生态修复问题、最大的难题又是否仅仅只是资金问题,暂且不谈,但将该区域的污染状况完全推给“历史遗留问题”恐怕有卸责之嫌。一方面,曾经一度停产的“污染大户”,于2014年重新恢复生产,那么现行的开采又是否完全符合环保标准?它是否在进一步加剧当地的污染状况?另一方面,既然明知有如此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尚待解决,却依然未能阻止企业上马,是否首先反映了当地在污染治理与经济利益取舍上的失衡?涉事企业成功改制,“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又是否落实?
针对这次镉大米风波,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粮食部门核查后发现,港口镇污染源附近的大米从未流入市场,“粮食部门没在那收过粮,当地农民多为散户,种的粮食大多自己吃”。然而,这种说法同样存疑。2015年10月,九江当地媒体浔阳晚报就曾报道,“种粮户怀疑矿山'玷污'了稻谷,去年大米被检出镉超标,今年粮商不敢再收购”。退一步讲,即便该区域生产的粮食现今因为镉超标而被市场淘汰,农户只能“自种自吃”,当地政府也不该对此“心安理得”,更不能以给农户发放补偿来代替对污染水土的修复。
在当前的最严“环保治理”时代,九江市柴桑区的水土污染状况,指向的其实是环保治理在防止新增污染外,对存量污染和遗留问题如何妥善处理的严肃命题。在这方面,九江市柴桑区并非孤例,2014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指出,我国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的面积约5000万亩,土地面临着严重污染和退化,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土壤的环保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面对镉大米,当地除了进行无害化处理,釜底抽薪之举应是加快对受污染土地的修复与整治。
近年来,有关于镉大米乃至儿童血铅超标的新闻时有发生。这是环境生态恶化给予人的最极端警示。如果说过去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环境损坏,有着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原因,那么到了今天,当环境风险已经形成看得见的伤害,已经没有理由不尽快进行纠偏并为此“买单”了。任何的拖延与怠慢,都是对生命的抽空。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高。土壤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满足我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若土壤被污染,农作物质量、产量均会受到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情况愈加严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健康长久发展,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有必要分析其修复技术,对其进行研究。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高。土壤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满足我国人民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若土壤被污染,农作物质量、产量均会受到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情况愈加严重,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健康长久发展,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求,有必要分析其修复技术,对其进行研究。
摘要:重金属污染在生态环境中影响广泛,在土壤、水体、大气中均可以存在,直接威胁生态环境安全,而且重金属可以在不同的生态体系中相互转移,间接造成各种生态环境污染。重金属具有特殊性,很难被自然降解,只能在不同形态间转化,因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十分困难,但是其危害极大,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2009年,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入广东,发生“湖南镉大米事件”。随之,超标镉大米风波持续发酵,引来舆论哗然。研究表明,大米中的镉来自受镉污染的土壤,调查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6。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排放量的54.5%、37%
最近接触到一些地下水修复的实际工程项目,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一块污染场地的地下水修复工程到底需要多少钱?”整合资料阶段,发现这块的资料不多。有篇中国环境修复网的旧文:“在美国,修复一个加油站造成的土壤地下水污染要花2亿美元(合12亿人民币)。”这是我国某地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去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当前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实际情况,并深入研究了各项修复处理技术,为更细致全面地掌握各项修复处理技术,今后更好地开展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修复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过量的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环境,导致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威胁着动植物及
土壤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长期性、累积性及不可逆转性等特征。因此在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目前我国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2016年我国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该计划的实施加快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由萌芽期到发展期的过渡,行业整体法规、政策、技术、监管逐步提升,行业结构不断进行着完善和调整,技术创新、引进与改良成为行业热点。在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严重,土壤总超标率为16.1%,以无机型为主。根据统计局2014年中国土壤污染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数据可为我国土壤环境管理提供大量基础信息,本文通过提取环境保护部审查的近5000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分析了镉、铅、铬、汞、砷等重金属在全国的超标特征,探讨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统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土壤环评体系建设
保障土壤安全,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全球公认的基本价值之一。湖北位于华中腹地,早被中央赋予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又与长江经济带这一新型国家战略相契合,在国土生态安全大局中坐镇枢纽,土壤污染防治举足轻重。环保部门调查显示,我省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佳、部分地区污染较重,主要存在重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所有人的命根子,土壤环境质量已经影响到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安全和身体健康,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污染了该怎么办?还能复原吗?近日,首届土壤污染修复论坛在华农举行,为治理土壤污染支招。省农业厅环境农业环保站甘小泽在论坛上表示,土壤污染风险是比
4月5日深夜,江西省新余市政府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因仙女湖第三水厂水源出现水质异常,大部分地区将停水。三天后,相关部门公布了停水事件的调查结果,称停水是因为第三水厂的水源重金属镉超标,达不到供水的标准和条件。随后政府相关部门又向社会公布称,水体之所以遭到污染,是沿河上游一家企
据媒体报道,日前,湖北省政府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此举标志着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立法工作,重点防治土壤污染。湖北省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湖北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向媒体透露,问题主要集中在重金属镉超标、耕地滴滴涕超标和重点
鉴于土壤污染的现状、危害、防治需要,国家应加快立法步伐,毕竟土壤污染防治全部纳入法制化轨道宜早不宜迟;其他省份也不能坐等看,应借鉴湖北先行经验,尽快列出时间表,跟上土壤污染防治的步伐日前,湖北省政府提请审议《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此举标志着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行动,针对土壤
日前,湖北省政府提请审议《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此举标志着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行动,针对土壤污染展开重拳防治。湖北省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昨日,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透露,问题主要集中在重金属镉超标、耕地滴滴涕超标和重点污染区域重金属污染、江汉油田采油区石油类污染、
日前,湖北省政府提请审议《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此举标志着我省在全国率先行动,针对土壤污染展开重拳防治。湖北省土壤环境状况总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昨日,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透露,问题主要集中在重金属镉超标、耕地滴滴涕超标和重点污染区域重金属污染、江汉油田采油区石油类污染、化
看不见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产品的隐形杀手。化肥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进而会诱发土壤重金属离子活性的提高。土壤PH值每下降一个单位,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提升100倍,增加骨痛病等疑难病症的患病风险。2015年4月14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
今年,从北京的雾霾天,到兰州的自来水苯超标,引起了公众对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关切和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而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土壤污染,却容易被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忽视。民以食为生,土壤污染对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影响,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我国当前的土壤污染有多严重?由环境保护局和国土资源局主导,耗时八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对全国6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的调查中,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约合100.8万平方公里。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
为探究废矿区对周边环境介质的影响及量化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贡献,并估算重金属源汇通量,系统采集广西南丹县某多金属废矿区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尾矿、农田土壤和河流沉积物样品共151个,测定重金属(Cr、Ni、Cu、Cd、Zn、As、Sn、Sb和Pb)含量,并对研究区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生态风险、源汇通量进行探析
为全面了解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典型农业活动区——太滆运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风险状况,采集115个农田表层土壤样点,测定Cd、Cu、Zn、Ni、Pb、Cr、Hg和As的含量,并综合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评估。
定性、定量分析湘潭县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及源贡献率。以湘潭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统计学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受体模型],解析了研究区域内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和镍(Ni)8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及源贡献率。
摘要:介绍了某历史遗留重金属废渣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通过场地环境调查,确定了污染物为砷和铅,修复工程量为1.2万m3。本工程修复技术路线为,场地的废渣及污染土壤采用固化稳定化处理后填埋的处理方式,原场地基坑达标后采用干净的土回填,通过种植黑麦草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修复目标分为清运目标和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金属加工冶炼、化工生产、污水灌溉以及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等因素导致重金属在农田土壤中不断富集[1~4]。重金属作为土壤环境中一种具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通常不随水淋滤,也不
文章摘要: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土壤的生态功能、水质和食品安全。本文讨论了重金属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镉(Cd)和砷(As)易被作物吸收,是食品安全中最为关注的重金属元素。水稻是人体摄入Cd以及As的主要来源。由于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我国南方地区存在水稻Cd含量过高的现象。在酸性土壤中,可以通过
文献计量分析数据显示,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增势较快,以WebofScience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的文献资料为数据源,1998-2018年间,我国以1166篇英文发文量排名第一,且以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1]。目前我国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方面十分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
摘要为恢复农田基本功能,确保农产品生态安全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和大冶市政府、市环保局选取某镇的具有代表性的283亩农田开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工程。示范工程成功地找到了适合当地社会经济水平、科学适用的重金属污染农田“深翻耕+”修复模式,为解决大面积
一、研究背景1、战略需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总体情况不容乐观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已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明确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等;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18.26亿亩耕地面积有12%以上受到重金属污染。2、技术发展趋势原位
摘要:以中国河南省某市农田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钝化技术,加入不同钝化药剂对其进行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研究,同时采用室内小麦盆栽实验,对比分析其对土壤钝化后植物吸收情况。研究表明:原始土壤受As、Cd、Pb、Zn污染,其中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威胁粮
韶关境内的仁化县,拥有亚洲最大的铅锌冶炼生产基地,因为本地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高和历史采矿等原因,矿区下游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情况严重,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仁化县董塘镇土壤修复与150MW光伏发电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重点治理的就是3100亩重金属污染农田。项目采用全国首例“光伏发电+土壤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