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污泥标准正文

住建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7-11-13 09:26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污泥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污泥预处理

5.1一般规定

5.1.1宜设置除砂及除渣装置作为预处理工艺。

5.1.2除砂和除渣工艺单元设于户外时,冬季应防冻。

5.1.3宜采取封闭型设备减少臭气扩散。

5.2除砂

5.2.1除砂工艺单元可用于去除含水率不大于99.5%的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中的砂砾。

5.2.2旋流除砂工艺单元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去除相对密度2.65,粒径0.1mm以上的砂粒设计。

2沉砂池(器)的个数应不少于2个。

3污泥应以一定速度沿切向进入沉砂池(器),在池(器)壁形成旋流。

4表面负荷应不高于150m/h。

5停留时间应不少于30s。

5.2.3旋流除砂工艺单元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旋流器应连续不间断进泥,避免旋流器进口压力波动,或污泥中夹带空气。

2旋流进口流速应不低于1m/s,旋流速度应不低于6m/s。

3正常工作时进泥压力不得低于30KPa。

4采用旋流除砂时,旋流器内部宜进行耐磨处理。应定期监测旋流器和排砂螺杆衬套的磨损情况。

5.3除渣

5.3.1除渣工艺单元用于拦截固体污染物和部分絮状物。

5.3.2除渣工艺单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根据不同处理要求选择筛网间距,筛网间距宜小于10mm。

2过栅流速应根据污泥浓度、设备类型、过滤精度进行确定。

5.3.3除渣工艺单元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泥含水率宜为95%~98%。

2应定期检查出泥情况,必要时停机清理,防止絮状物堵塞。

6污泥输送与储存

6.1一般规定

6.1.1未脱水污泥的输送宜采用管道输送。脱水污泥的输送可采用管道输送、螺旋输送、皮带输送、链板输送、汽车、火车或船运等。

6.1.2污泥输送系统的设计应依据污泥水力特性。

6.1.3脱水污泥的储存宜采用接收缓存料仓和存储料仓。

6.2管道输送

6.2.1含水率为80%~99.5%的污泥可采用管道输送。

6.2.2管道输送宜采用离心泵、螺杆泵或柱塞泵,根据含水率选择无缝钢管或超低摩阻耐磨复合管。

6.2.3管道输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选线应以最短距离最少弯头为原则。

2管道尽量平直,转弯时宜采用45º弯头,转弯半径不低于5倍直径。

3管道应考虑疏通、清洗及排气。

4与污泥泵连接段应预留设备检修空间,必要时设置高压伸缩节连接阀件。

5依据污泥的粘度进行管道损失计算。

6脱水污泥设计流速采用0.16m/s~0.06m/s。

6.3螺旋输送机输送

6.3.1螺旋输送机可用于输送含水率为60%~85%的污泥。输送距离宜小于25m,扬程宜小于8m。

6.3.2单台单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可达40m3/h,单台双螺旋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可达120m3/h。

6.3.3螺旋的输送倾角宜小于30°,且宜采用无轴螺旋输送机。

6.4皮带输送

6.4.1皮带输送机可用于输送含水率小于85%的污泥,输送距离宜小于100m,扬程宜小于20m。

6.4.2皮带输送机分为直行皮带机和爬坡皮带机。单台设备最大输送能力可达250m3/h。

6.4.3皮带的输送倾角应小于20º。

6.5抓斗输送

6.5.1抓斗输送宜用于含水率小于85%、较松散的污泥,且后续系统无须连续进料。水平输送距离宜小于15m,提升高度宜小于20m。

6.5.2抓斗输送可用于大中型集中式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前端进料,或污泥处理处置的转运或外运环节。

6.5.3抓斗可配套双梁桥式起重机、悬臂吊车、汽车吊等起吊装置。

6.6脱水污泥的接收

6.6.1脱水污泥转运至其他处理处置设施前,宜倾倒至地下的污泥接收料仓。污泥接收料仓宜为方形平底仓。

6.6.2脱水污泥接收料仓单座容积宜为20m3~150m3。

6.6.3脱水污泥接收料仓由仓盖、仓体、滑架、双轴螺旋给料机等部件组成。

6.6.4料仓内应安装在线超声波料位计和阻旋式料位计。

6.6.5仓顶应设置甲烷浓度检测器,实现自动报警、智能通风。

6.7脱水污泥的储存

6.7.1污泥料仓宜采用筒形平底结构、重力卸料。料仓由钢结构支架支撑,下部能够行车,高度不低于3.5m,保证清空时将污泥卸至卡车外运。

6.7.2污泥料仓由仓体及液压动力站、液压油缸驱动的滑架单元,卸料螺旋以及液压驱动的闸板阀(包括)等卸料设备组成。

6.7.3存储料仓平面规格通常为Ø4500、Ø5000、Ø5500、Ø6000,高径比小于2.5,单座容积100m3~500m3,存储能力宜小于24h。

6.7.4仓顶设置进泥口及直径大于700mm的检修口,料仓侧壁较低位置设置直径大于900mm侧壁检修门。

6.7.5仓顶宜设置超声波料位计监测料位,料位计通过PLC与前后设备联动,同时料位计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泥飞溅污染探头。

6.7.6料仓宜设置在室外,北方应采取料仓保温措施。

6.7.7仓顶应设置臭气抽排口、连接排风管道及小型离心风机。

6.7.8污泥料仓的维护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执行。

7污泥浓缩脱水

7.1一般规定

7.1.1初沉污泥和混合污泥宜采用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剩余污泥宜采用气浮浓缩或机械浓缩。

7.1.2污泥机械浓缩系统应由药剂制备设备、加药泵、药剂混合器、污泥输送泵、浓缩机(或浓缩池)等构成。

7.1.3进入污泥浓缩工艺段的污泥含水率宜不大于99.5%,尽量避免含水率发生较大波动。

7.1.4应通过试验确定适宜污泥机械浓缩和脱水设备使用的絮凝剂。

7.1.5絮凝剂溶药可采用自来水和符合水质要求的再生水。溶药水温宜为25℃~30℃,药剂溶解时间70min~80min,如温度过低应延长溶药时间。采用自来水溶药配制的药剂放置时间宜小于1d,采用再生水溶药配制的药剂放置时间宜小于8h。

7.1.6干粉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溶药浓度范围宜为0.05%~0.5%,乳液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浓度范围为0.5%~1%。

7.1.7泥药混合罐的混合时间宜为2min~3min;泥药在管道混合时间宜为20s~60s。

7.1.8脱水机类型可结合污泥泥质选择。经调理后毛细水时间改善好的,宜采用离心机。比阻改善好的宜采用带式机、板框压滤机。

延伸阅读:

2017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厂查看更多>城镇污水查看更多>污泥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