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污泥技术正文

污泥稳定化过程物质转化机理研究

2018-04-24 15:25来源:中国给水排水作者:梅晓洁关键词:污泥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处置决定处理。处理工艺的选择应遵循“以减量化为基础,为稳定化为核心,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以对环境总体影响最小”的宗旨。其中,稳定化是核心,稳定化的内涵是:处理后的产物不再腐败发臭,而不腐败发臭的根本在于微生物对产物发生作用是缓慢的。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干化焚烧和热解碳化是最基本和重要的处理工艺。然而,尚存在一些问题。本课题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


3 污泥稳定化处理产物特性分析

我们选取了全国十多家的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污泥处置中心的样品来分析,这里选五家厌氧消化和五家好氧发酵来讨论。

从各厂进泥泥质来看,北方污泥的有机物含量明显高于南方,在60%以上,个别厂达70%,相比之下,南方污泥的有机物含量均在50%以下,个别厂低至35%,可见南北泥质的差异是很大的。

实验分析了稳定化产物的有机质组成,重点分析了腐殖酸类物质的含量及分类。按照腐殖酸在酸液和碱液中的溶解性不同,又分为富里酸和胡敏酸。同时,我们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来表征腐殖酸。在这里提出一个荧光稳定性指数的概念,该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料中易生物降解组分(蛋白质类物质)的减少和复杂、稳定组分(腐殖质类物质)的增加。


基于对稳定化产物性质的分析,我们初步提出:用有机物降解率、产物中腐殖酸的总量以及荧光稳定化指数来判断稳定化水平。

4 污泥稳定化过程物质转化机理解析

用三维荧光光谱法来解析稳定化过程物质的转化机理。以某厌氧消化厂为例,发现高温热水解促进了简单有机物向富里酸的转化;在厌氧消化过程,类蛋白物质被降解,类富里酸物质逐渐转化、聚合成类胡敏酸物质;消化出泥和脱水沼渣中仍存在一定量的腐殖化中间产物,说明腐殖化程度尚不完全;而脱水滤液中,主要为腐殖化中间产物和少量的多糖物质。

同样,以某好氧发酵厂为例,发现好氧发酵过程蛋白质的减量非常显著,减量率高达80%,多糖减量明显但不彻底,这主要是由于辅料的加入,引入多糖(以纤维素为主)所致;经过发酵和陈化后,腐殖酸增量28.0%;从腐殖酸组分上来看,经过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陈化,富里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胡敏酸含量增加,说明好氧发酵过程是富里酸合成、转化并聚合成胡敏酸的过程,且陈化是重要的腐殖化过程。

污泥稳定化过程有机物的降解与有机质的合成原理如下:




原标题:污泥稳定化过程物质转化机理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泥处理处置查看更多>污水处理设施查看更多>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查看更多>